“都卖了,都已经卖出来了。”项阳笑着朝大家一抱拳,“现在我的渔获数量有限,等以后我组建了船队,能捕捞到富余的渔获时候,肯定会请大伙帮忙一起销一销的。”
上万斤的黄皮鱼被工人和船员们一起从船上抬下来,对鱼贩子的吸引力,那真是不可估量的。
其中一个鱼贩子一抹鼻子,囔囔道:“船老大,李老板,你们这也太不厚道了吧?这么多的黄皮鱼也不匀点给我们,我们这么多人从这么远的地方跑过来,专车在这等这么久,你们就让我们这么空着手回去?”
李超低头看了那家伙一眼,然后双眼微搭,像是完全没看到那人一样,李超觉得自己跟对方说话,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
项阳也纯当那人是在放屁,没用半点要搭理的意思。
但是有一个人忍不住了。
是慕容真菲,只见慕容真菲从人群中跳了出来,“是我项总还是李总让你们在这等的?还我们不厚道?明知道这儿码头的货我们收了,你们过来抢食就算了,竟然还敢说李总跟项总不厚道,你是在教我们怎么做人?”
慕容真菲的话,很快就得到了方友群的共鸣。
只见方友群往前一站,一脸凶恶地看向众人,跟着慕容真菲一起喊道:“你们在教我们做人?”
项阳看着方友群的表现,顿时咧嘴一笑,“对这种道德绑架的,确实不用客气。”
严格来讲,这里是李超的生意场,这些鱼贩子才是入侵的,现在他们要抢李超的货源,李超当然不会给他们脸色。
那个率先开口的海产收购商立即就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隙让自己钻进去。
当过万斤的黄皮鱼被抬下来后,紧接着,又是一箱箱的银鲳鱼。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喜欢在阴影中群集,是一种比黄皮鱼更加贵重的海鱼。
说到银鲳鱼,还有件让项阳非常关注的事情。
银鲳鱼作为海洋养殖的重要候选品种之一,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银鲳鱼更被列入到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虽然银鲳鱼具体的养殖方法还没有被研究出来,但这完全符合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海水良种覆盖率,推动一批人工繁殖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具备良好市场潜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环境和不同养殖模式的海水养殖新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种源的扩繁进度,推进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
因此,项阳对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的事情,其实是毕竟上心的。
项阳本身就有做水产养殖的念头,只是一直受制于技术水准,还有市场的一个饱和程度。
现在全世界都没有一家养殖银鲳鱼的,但银鲳鱼养殖技术却又确确实实被列入到了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项阳现在如果搞个银鲳鱼的养殖基地话,上边可以获得政策的扶持,下边能够获得村民们的支持,一旦要是培植成功了,那更是第一家做银鲳养殖的,所能带来的丰富利润,那是非常恐怖的。
甚至项阳有可能借此,一跃成为国内的水产供应巨头。
当然,这个念头目前还只是项阳脑袋内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要是没一定的把握,项阳是绝对不会真正尝试去实现这个想法的。
东海银鲳作为我国传统重要的渔业资源,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开始了前瞻性的部署。
自2000年起,宁波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大及多家企业,相继承担了银鲳攻关研究的重任。
银鲳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银鲳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银鲳规模化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一直研究了十多年,科学家们突破了无数道的技术难关,但每攻克一道难关后,总能够再遇到更多新的难关。
2015年上面专门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银鲳产业化前期技术研究与示范”。
这个项目由宁波大学主持,联合浙大等四家单位共同承担,产业前期研究计划5年,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数。
生物学家与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明确了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与有效积温,结合营养和光控技术目前确实初步实现了银鲳鱼的人工繁育。
并且科学家们还发现了水母是银鲳的特效营养源,明确了银鲳对水母的特殊营养需求。
生物学家们也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成功筛查、得到了银鲳鱼的30种重要的脂质标记物,成功克隆了养殖银鲳生长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
但一直到2017年,人工养殖的银鲳鱼都还直停留在实验海域内。
这是没办法的。
因为这是银鲳鱼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
银鲳鱼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它们的栖息第一般在三十米以下的深水区域。
偏偏,银鲳鱼又喜欢在早晨、黄昏时游动到水的中上层。
最不好解决的是银鲳鱼还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洄游现象,冬季需要在外海深水区越冬。
每年春季,随水温的回升,各越冬场的鱼群会按各自的洄游路线向近海游动。
其中最为鲜美的东海北部外海的越冬鱼群一般在4月开始,随暖流的增强向西—西北方向移动。
到了4月上中旬,舟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的银鲳鱼鱼群明显增多。
有时候,银鲳鱼群还会迅速向近岸靠拢,分别进入大戢洋和江苏近海产卵。
成年银鲳鱼酷爱摄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
幼年银鲳鱼则一般只摄食小鱼、箭虫和桡足类的海洋生物。
这一大堆的条件加起来,项阳觉得银鲳鱼的饲养程度比大黄鱼还大得多。
摇摇头,项阳将这个暂时还不太现实的想法赶出自己的脑海。
养殖银鲳鱼的事虽然是好事,但真正要去实践,那还是先等科学家们将真正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的鱼苗培育出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