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丁隶城到店里的时候, 发现方俊他们一溜三个人已经整齐地坐在桌子边等他。
方俊见他出现在门口,“东家来了 。”
三人一脸期待地看向他。
丁隶城点点头。
方俊还沏了壶茶水, 一副准备接受长谈的样子, “如意说,你要跟我们合计一下悦来楼的事情,东家, 我们是要有什么大发展了吗?”
丁隶城坐了下来, 自己倒了杯茶,“是要合计一下, 听听大家的意见, 虽然今天邱叔没有在, 但我们的商议他大概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这个“大家”, 指的自然就是在场的几个人了。
方俊道, “邱叔自然不会有意见, 其实我们也没什么意见。”他跟阿来一向习惯于听从丁隶城的命令,邱叔也从来不多话,早上的时候, 如意一来店里就说丁隶城要主持会议合计悦来楼的以后的计划, 他跟阿来都吃了一惊。
店里现在除了楼破一点儿, 客人少一点儿, 也没什么别的毛病了。
赵如意坚持, 店里客人少就是最大的毛病。
丁隶城的视线在桌子旁边扫了一圈, “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都可以说来听听。”
方俊仔细想了想,店里就是一家正常的小酒楼的运作模式,这两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换季的时候会根据时节换一些应季的菜品, 生意不温不火,但也算收支平衡,供菜的货郎,供酒的酒坊都是相熟的商家。酒楼也处在收支平衡的状态,略有结余。
他跟阿来觉得能有份工做,有口饭吃也已经很满足,邱叔则天天顶着一张厌世脸,除了平日在后厨做事,也不怎么说话,对什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我觉得现在店里挺好的,收支运作都很平衡。”
阿来在旁边点点头,表示赞同,对于他这样的孤儿来讲,悦来楼提供了栖身之处,能够吃饱穿暖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哪还能有什么意见。
赵如意在自己的观察里默默又加了一条,员工安于现状,肯定是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个人的目光转向了赵如意,她默默拿出昨天熬夜写的纸,上面列举了若干条她觉得可以从经营方面改进的部分,只是纸上简体繁体字混在一处,看着极为不工整。
方俊问,“如意,你这是还画了一幅字画吗?”
他疑惑如意这把难看的字,是怎么在书院里交的作业。
“我就准备个纲目,怕自己把要说的话忘记了。”
方俊探头过去看了一眼,上面果然排列了几行和几个分区,但他根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那现在,就轮到我说了吗?”
丁隶城点点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赵如意想了想应该怎么开头,又觉得用以前参加正式会议的语气显得太突兀,他们医用四个人,还不如用小组讨论的随意方式。
赵如意开口问道,“方俊,你跟阿来今年多大年岁了?”
“嗯,我吗?我十七,阿来十五,如意你突然问这个干吗?”
“那过两年就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赵如意感慨到。
方俊听到,脸一红,“如意你突然说这个干嘛。”
“我就随口问问,你看,过两年你跟阿来都要成亲娶媳妇,咱们在悦来楼现在拿的月钱是不怎么够的。”
“我平日也没花多少钱,我工钱还存在东家那里,怎么也得存了有个六七两了吧,”他看向丁隶城,“对吧,东家,或者七八两。”
“但以后成家了,开销就变大了,过两年家里再添个小童,银钱就更不够用了。”赵如意充分展示了一下他们过几年要面临的危机感。
阿来虽然不发表意见,但神情在迷茫之后也认真起来,如意说的这些话,他以前可是从来都没有想过呢,只想着吃饱饭就可以了。
赵如意见方俊和阿来在认真听自己讲话,知道自己提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焦虑。看来梁朝也有打工人的压力。在现代疏离的社会中,大城市的人口主动选择当单身狗来避免组建家庭和养育后代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在梁朝,传统的观念还都是倾向于在合适的年龄成家立业。
方俊想了想,大概如意跟她阿姐和程珂一同住,对生活的紧迫感更强烈一些,“如意不愧是要养家的人,连家里有小童以后的开销压力都考虑到了。”
“对呀,珂儿上学识字的钱也是不小的花销。所以我们要多多赚银子才行。”
“如意,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感到有些慌张,天呐,我家以后如果有了小童,连着纸笔钱也要花费不少,”方俊和阿来转向丁隶城,“东家你回头再看看,我存在你那里的工钱有存下多少了,够不够我家小童识字的钱。”
“万一你家添了不止一个小童呢?那就更不够了。”赵如意摆摆手,“所以我们得招揽更多客人来悦来楼,这人多了,东家赚了钱,自然就就给我们涨月钱发红包了。”
赵如意在方俊和阿来面前又忽悠了一番,诉说了一下珂儿日常的花销,让他们两个人陷入了养不起孩子的焦虑当中。
丁隶城没说什么,只坐在一边静静看着。
见丁隶城没有什么反对的情绪,她接着就提出了自己这几天观察到的问题。
“我们菜品虽然样数多,但是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招牌菜,菜品太多在于备菜这一过程上又消耗的很多功夫,每样菜的消耗量上不去,跟货郎也压不下价钱,若是同一种菜品走量多了还可以跟供货的货郎压压价。而且我们的目标客户,哦,我是说,我们店所吸引的人群,数量要扩大一些,东家有相熟的客人,但是这部分客人有时候比较忙,不可能天天都来店里,所以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更密集的人,分担到每天的压力都比较平均,等到食客逐渐多了以后,就可以扩大规模把二楼也开张了。”
“二楼还没有开过呢。”方俊说道。
“等到一楼人多的坐不下就可以开张二楼了。”
“店里还少有一楼坐不下的情况。”
“以前少有并不代表以后也这样,想想你家小童去识字念书的钱。”赵如意加深了一下方俊对于养家的印象。
“那你的有什么想法?”丁隶城问道。
赵如意分析道,“我们可以先制定个小目标,比如,成为这条食街上最火的酒楼,进而成为砚池坊最受欢迎的酒楼。论味道和性价比,我们暂时比不上那些开了十几年的老店,论规格,我们与别云间那些高档酒楼自然也不能比,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做特色招牌菜,让附近的人提起悦来楼都可以想到的一道菜。”
“这个昨天你也提到了,”丁隶城赞同道,“比如现在还少有人做的牛肉菜。”
“是了,因为牛肉上市的时间不长,现下做牛肉菜肴的多是大酒楼,我们这样中等平价的酒楼因为大多有自己熟悉经营的品种,所以做牛肉菜肴的少,做的好吃而有特色的店家就更少了,咱们可以先做几道牛肉菜推出来试试,比如,豆花嫩肥牛。”
赵如意提起这道菜,也是有对客户群体的定位分析。这砚池坊除了白鹤书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家男子书院,附近文人气息浓厚,既有适合合家欢出行的酒楼,也有适合文人聚会的食肆,赵如意想着,若是能吸引这部分人当做悦来楼的食客,指不定还能营造一番悦来楼的文化底蕴,走特色菜加人文的路线,不仅留下味道上佳的菜肴,还可以走一波文化宣传的路线。
这个时代没有人挤人的网红店和网红文化,一家不起眼的食肆想要火起来,靠的是人人相传的口碑,而文人学子们是其中的广受欢迎的客户群体,若是有人回味美味能写个一首半句的诗,传开半个元安城,那悦来楼就有了文雅的名声。
她想起以前的那些网红店,她自己就是奶茶网红店打卡爱好者,学校和住处周边的网红奶茶店都被打卡了个遍,但是一圈尝下来,其实除了包装的特色,其他也都大同小异,味道多是吹出来的。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文人的笔墨诗词就是口碑传播的一项绝佳的途径。
而适合读书人口味的菜,必定要清淡雅致有意境,赵如意觉得,若是说起这牛肉菜,豆花嫩肥牛可比红烧牛尾更符合读书人的气质,而且这颜色搭配上更为合理有画面感。
赵如意想要争取里坊附近的书院学子这部分群体,他们的特点在于,年轻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菜肴品质有要求,有传播潜力,她针对自己想要招揽的客户群体,首先想到了豆花嫩肥牛和斗篷牛肉两道新菜,一热一凉,从色彩和形状搭配上也很容易显示出做工。若是自己还能编两句菜肴的历史来历,估计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方俊听着这菜名就觉得新奇,“豆花嫩肥牛?豆花能和牛肉做在一起吗,那得是什么味道呢?”
“这名字就给人新鲜感,或许也有好多其他人跟你一样的好奇,来尝尝这道豆花嫩肥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