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在民国打酱油 > 第两百零一章 矛头再次对向汤皖

眼看十几人全部到齐,清风阁里渐渐变得喧闹不止,围在桌子边的,或者散坐在沙发上的,又或者干脆跑去与抚琴女子同坐的。

总之,众人姿态万千,皆放浪形骸,轻浮不已。

“咳咳!!”

在全场十几人之中,李艺红年纪最大,此间经验也是最为老道,在北大可为教授,教习学生知识;在此地依旧傲视群雄,当为众人师,因此颇受到尊敬。

“诸位,请安静一下,都寻个位置坐好,且听我说上两句话。”李艺红招呼全场,说道。

大包厢里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正襟危坐在高位的李艺红,也都明白今天来讨论的事情是什么,希望能拿个章程出来,毕竟关系着大家以后的钱途。

抚琴女子依旧在旁若无人的弹琴,李艺红斜眼看向张楚余,后者立刻心领神会,踱步走向抚琴女子,凑到其耳边,贪婪的嗅了一丝其身上的香味。

随后低声说道:“你先出去,有事要谈。”

抚琴女子闻言后,停止了手里的动作,缓缓站起身来,低吟浅语道:

“张公子,奴家知道了,这就退下。”

待抚琴女子退下后,李艺红环顾一周,再无发现有陌生人,便站起身来,走至众人中央,说道:

“此番召集诸位前来,想必事情都已经知道了,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诸位英才皆可发表建议。”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他既然已经澄清了,便不再去管呗,何必把人给得罪死了?”有人从教育部的此番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里,看出点名堂出来了,觉得汤皖可能有后台,需谨慎着点。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打着这个心思的人不在少出,立刻就有人应和道:

“汤皖是徽州人,又与段鸿叶相交,段鸿叶是什么人,诸位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不止段鸿叶,还有他那一圈的人,特别是曹士嵩。我们这帮人在他眼里,可不够塞牙缝的。”有人心虚道。

王越眯着眼,说道:

“段鸿叶那帮人,咱们是惹不起,但是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些天,诸位可瞧见,段鸿叶站出来说过一句话?”

此话一出,众人又都陷入了思索之中,既然段鸿叶没有出来替汤皖站台,那么就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商榷。

见此,王越又补充道:

“诸位可记得城外的那日进斗金的方便面工坊,原来是汤皖等人独资的,后来段鸿叶入主,直接拿了六成,哼哼....诸位可以好好想想,换做是你,可愿意凭白交出六成?”

“肯定不愿意啊!”

“就是,六成股份,一年下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

张之维接过话来说道:

“所以,段鸿叶必然用了手段,俩人关系表面看上去可以,实际不然。”

这么一番分析之后,原本还担心汤皖有段鸿叶这一层关系的人,瞬间心里就放宽了。

任谁在这个时间点,在首都地界上,面对民国第一公子哥,心里都打鼓,毕竟他爹可是启瑞。

但是他们又哪里知道,段鸿叶之前就托菊长来问过汤皖,需不需要站站场子,却是被汤皖婉拒了,为了便是不打草惊蛇,好请诸君入瓮。

既然段鸿叶这一层关系不用考虑,那么接下来的曹士嵩等人的因素就更加不用考虑了,一时间,那些担心人士,心思又活跃起来。

不过又有人说道:

“此番教育部出来为他站台,可有影响?”

“呵呵!!教育部又如何,那里面的事情,自己都理不清,又没有正当名头,如何能管得到你我?”有人不屑一顾道。

“那慈善基金会的报告诸位看了没,自成立至今,经手的数目之大,简直吓人,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我是打死也不信。”

“我也看了,没想到,又是个钱篓子,而且还打着慈善的名头,比办方便面工坊不知高出几个档次,就赚钱一途来说,他确实见解独到。”有人羡慕的说道,只要还是羡慕汤皖的赚钱能力。

“也就骗骗那些没读过书的普通老百姓,我看这份报告不过就是一张纸,怎么写还不是教育部说了算。”

众人七嘴八舌的谈开了,竟无一人相信这份报告是真的,皆认为教育部在替汤皖打掩护,汤皖肯定是假借慈善之名,从中受惠。

慢慢的,现场就演变成了一场声讨大会,这些人,竟然认为这是在伸张正义,揭穿汤皖的丑恶面具,还世道一个清白。

但是,官方既然已经出来背书了,那么就已经表明了官方的态度,因此,接下来的行动就要避开官方这个点。

直接质疑官方是肯定不行的,这十几个人中,有一半是各个大学的教授,工资还指望教育部来发呢,所以,如何避开官方成了所有人心里的难点。

张之维是北大文学系一名普通教授,全靠文学系大佬照顾,而文学系里基本都是守旧派,因此张之维非常热衷搞臭汤皖,讨好其他大佬。

经过苦思冥想之后,突然一个词出现在脑海里,顿时眼冒精光,出于想秀一把自己的目的,竟卖起了关子。

“诸位,有个成语,不知听过没有?”

“哦?张师,什么成语?”张楚余立刻问道。

张楚余热衷捧张之维的臭脚,两个又是同姓,因此张楚余尊其长辈,便称呼为张师,以此昭示两人关系密切,得以在学校里找一个保护伞。

很显然,张之维对于这个出手阔绰的学生很是青睐,自然而然的对于这个称呼很是受用,说道:

“捕风捉影!!”

众人在心尖仔细品味,没能觉察出张之维的意思来,张楚余自然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妨碍马上贴上脸去,吹嘘道:

“张师,这招真是高超!”

“不错,张教授确实想的周到。”又有人卖个面子,附和道。

“有点意思。”王越道。

........

大家都是活的通透的人,人情世故自不必说,既然张之维想出了点子,又有张楚余捧着,自然顺水推舟,吹嘘一把,反正只是嘴巴动动,又不用花钱。

面对众人的集体吹捧,张之维很是得意,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是挂着阴笑,说道:

“诸位,既然我们不相信这份报告是真的,那么肯定还有许多人心存怀疑。既然如此,何不都怀疑上几句,继续煽风点火,好捕风捉影。”

“高,实在是高,任他再怎么解释,也是满嘴说不清。”有人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之处,赞扬道。

“就是,这种捉不到,摸不透,才是最让人怀疑的。”李艺红说道。

“张师,真乃高超,学到了!”张楚余极力吹捧中。

“黄泥巴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哈哈哈哈.....”

“只是不能一次性扳倒,着实可惜,起不到威震的作用。”李艺红遗憾道。

“哼!!急什么,往后的日子还长,汤皖不也名满天下么,这回我等只略施小计,就让他狼狈不堪,某人堪比汤皖如何?”张之维继续说道。

“就当前来说,蔡孑民与汤皖,不相上下。”李艺红如实道。若是要论知名度,孑民先生可能都没有汤皖的高。

“所以,蔡孑民即使当了北大校长,也得掂量掂量,若是要砸我等饭碗,我等又岂会轻饶于他,定要奉陪到底。”张之维恶狠狠的说道。

主要是孑民先生要改革的事情,动了太多的东西,而且一旦孑民先生在北大施展开来,首都其他高校定然纷纷效仿。

这一记改革大棒猛砸下去,打倒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饭碗,而是成片成片的饭碗,因此,今天出席的十几人中,也有其他高校的。

“诸位,今日所作之事,一方面乃是惩恶扬善,揭穿汤皖虚伪的面具;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我们自己,教师可教习,学生可学习。”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蔡孑民要是在北大成功的起了头,接下来就要轮到诸位了,因此,请诸位一定要尽全力,走好这最后一步棋。”张之维想着出风头,卖弄自己的学识,一番话讲完后沾沾自喜,却是没料到自己已经出了个笑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被张之维理解岔了,有的人立刻就意识到了,比如李艺红,但是也不好当这么多人的面指出来,只好装聋作哑,当做不知道。

“好!张师说的对,一点要走好捕风捉影,这最后一步棋。”张楚余极尽全力的吹捧着。

“张教授说的好,接下来具体怎么做,还请细说。”有人说道。

........

“诸位只需在明天报纸上,发表文章,说希望慈善基金会,具体各中细节只有汤皖自己知道,况且时隔多天之后才出来解释,旁人根本就无从道之。”张之维出谋划策道。

意思就是笔在你汤皖手里,账还不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且是过了好几天才让人查账,很是值得怀疑。既完全撇开了官方这个点,又能引人遐想,引导不知情民众猜测。

张之维的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正常来说,若是汤皖真的从慈善基金会里搞钱了,那么面对这一招,就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吞。

然而,事情并不是张之维想的这般,汤皖从来就没有生过这个心思,那么自然就不用担心了。

最主要的是,张之维的这一招,也在汤皖的预料当中,后手已经备好,就等着这帮人出招呢!

次日,报纸上果然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报道,比如:质疑汤皖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交出账单?

还有例如:这个账单还不是你汤皖的笔写的,有没有猫腻只有你汤皖自己知道。

更重要的是,康师出手了,发表了一片文章,矛头直指汤皖.......

(大家也别催我了,实在要上班,到还再加班呢,只能上班时间摸摸鱼了,等空了,我在想办法回到日更一万。)

(另外,这个订阅啊,有些惨淡,我这都7的收藏,咋就这么点订阅呢,实在想不通,所以,你们其他途径看书的,没事也来支持一下,给点动力哇!)

(最后,月票来一波,今天已经更了5000多字,晚上回来的早的话,就再更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