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在民国打酱油 > 第三百三十五章 《爆炸案之幕后推手——曰本人》

宿醉的钱玄,早上一起来,脸色煞白,肚子里空空如也,走路都使不上劲,像是虚脱了般,走到了草棚子里,就往桌上一趴。

汤皖正在想事情呢,倒是被钱玄弄出的声响惊着了,起身一瞅,咋把钱爷给忘记了,忙招呼道:

“你简单洗漱下,吃点儿!”

钱玄歪着头,伏在桌上,没动弹,有气无力,却是心心念叨:

“后来怎么了?”

“嗯!”汤皖轻哼,便算是回复了。

哪知钱玄“蹭”就站起来,冷着脸就去了厨房,漱口后,用冷水往脸上一扑,抄起碗就喝稀粥,边喝边骂,骂还不解气,还要回去写文章骂,找人一起骂。

汤皖连忙阻止,道:

“等明天看看什么情况,若是可以,你在寻机出手。”

又言:“还有一两天就开学了,也不知会如何?”

“更好,到时候我亲自领着学生上街去。”钱玄呼啦啦喝完一碗粥,犹不解饿,赶忙跑去厨房,又盛了一大碗。

这一碗刚吃完,大门就被敲响了,门外传来了张桖良和冯庸的声音,北大这两天就要开学了,念叨着先生,这不一到地方,就先来拜见。

俩人遵守礼节,带了不少的礼物,知道师母怀孕了,特意搞了一些东北特产人参,听说是纯野生的,要是放到后世,怕是值不少钱。

不过,俩人来此拜访先生是其一,更有大事要与先生说,见着了德潜先生也在,也没避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证据。

“宗社党”里的人在东北被抓了,交待的一份供词,有点后世笔录的意思,乃是曰本人如何协助“宗社党”来到的首都。

俩人见着先生没有意料之外的喜悦,反倒是平平淡淡,不禁纳闷了,倒是边上的钱玄给予了解答,道:

“你们先生神机妙算,明天注意看报,你就知道了。”

如此说来,先生已经预料到了,反倒是让俩人大吃一惊,顿时更加的崇拜起了先生,便缠着先生,问道:

“先生,你是如何得知的?”

汤皖苦笑,没说话,然而边上的钱玄却是吃味儿了,想着自己和迅哥儿喝的伶仃大醉,才助汤皖放倒了菊长,得来了消息,这俩小子可倒好,眼里只有一个先生。

“咳咳.......”钱玄清了清嗓子,起了捉弄的心思,神秘兮兮的说道:“你们先生的本事,你们俩怕是学不到了。”

“为啥学不到了?”冯庸立刻就问道。

“为啥?”钱玄古怪的笑,“你们俩喝酒不行。”

这让俩人更加的迷惑了,却是不明白这与酒量大小有什么关系,便瞧见先生让坐下,开始说起了如何从分析“爆炸案”,到推断幕后之人乃是“曰本人”的详细过程。

听的俩人津津有味,涨了大见识,原来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运用,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

就又听到了先生在问春节回家有没有继续学课业,俩人一时尴尬住了,都过年过节的,属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习什么的早就抛之脑后了。

汤皖瞪眼,先是训斥了一顿,而后说道:

“马上留法预备学校就要开学了,到时候你们俩也去报名参加法语班,跟着你师母学法语。”

张桖良闻言,晴天霹雳不为过,自己英文还没学明白,国际关系一知半解,又要学法文,还让不让人活了,弱弱的说道:

“先生,要不先学好了英文吧?”

“胡说话!”汤皖真是被张桖良这个混小子气着了,当即就又训斥道:

“我都不稀的说你,英文学了这么久,还讲不出洋人的能听懂的话,你都快20了,已经是男子汉了,霍去病在你这个时候,已经打下了整个河西走廊。”

“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才归国,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汉人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失传了?”

这一番话劈头盖脸的就朝张桖良扑来,听的脸都红了,愣是说不出一句话,反倒是冯庸热血沸腾,自信道:

“先生,我一定学好法语,不教您失望。”

这话倒是让汤皖心里舒服了许多,随即又斜眼瞪向了张桖良,没好气道:

“好好同冯庸学学,你呢?你这个汉卿,怎么说?”

“先生,请放心,我一定学会法语。”张桖良干脆答道,瞥了一眼边上的冯黑,起了不服输的心思。

被冯庸一刺激,张桖良这会心里正憋着一口气呢,心想不就是一门法语了,一门是学,两门也是学,多大点事,还就不信学不会了。

“知道就好!”汤皖态度温和了许多,硬的说完了,接下来就要说软话了,便语重心长道:

“等你们学会了法语,欧战也就结束了,正好去珐国留学,学校我也给你们俩找好了,都是欧洲顶尖的大学。”

“你们以后要接触的,是这个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最先进的知识,如果不懂他们的语言,如何去学呢?”

“当你们在国外的时候,代表的就是我们国家的脸面,要用他们能听的懂的语言去维护自己的国家。”

“把先进的东西带进国门,把我国的形象带出去,所有,一定要刻苦学习,坚持不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可明白了?”

这时,俩人心里已经是一片感动,哪还能不明白先生的一片苦心,牢记住了先生的叮嘱,齐齐行礼道:

“先生,我们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明白了就好,时间不过了,要抓紧啊!”汤皖喃喃道,说着一些人听不懂的话。

这个时间段,估计也不会有人能听的懂的,从汤皖来到这里,一转眼就快要三年过去了,大概只有汤皖才能明白时间过得是多么的快,时间已经很少了,所以心里很着急。

留法预备学校建的很急,完工的很急,学生们来的也很急,这不,张桖良和冯庸前脚刚离开,遐延和遐乔就来了。

兄弟俩人刚从沪市来首都,准备去留法预备学校读书,哪知道前脚刚到,后脚遐延就和仲浦先生吵起来了。

遐延和遐乔这会深受吴稚辉的无政府自由主义影响,坚持认为无政府自由主义才是解救国家的唯一出路,与其父亲意见不和,吵了一顿,便又出了家门。

俩人在首都人生地不熟,幸好想起了皖之先生,便问了路,前来拜访,还有便是想问问,皖之先生对无政府自由主义的看法。

汤皖一开门,见到了俩兄弟,先是一愣,而后乐开了花,领着俩兄弟进了院子,给钱玄介绍道:

“德潜,这就是仲浦先生的两个孩子。”

随后摸摸遐乔的头,由衷的感叹道:“又长高了不少,不过清瘦了些。”

“嘿嘿......”遐乔挠着后脑勺憨笑道:“长高了,自然就瘦了。”

钱玄仔细打量着俩兄弟,但见俩兄弟穿的破破烂烂,浑身上下都打着补丁,但是兄弟俩眸子都是闪着精光,一派勃勃生机的气象,顿生好感。

“你们俩,吃了没?”钱玄问道。

“还没呢!”遐乔憋着嘴说道。

“哈哈.......”汤皖笑着,拎着兄弟俩进了厨房,盛早饭,慢慢一大碗,愣是被吃了个精光,还不忘添了一圈皖,直至干干净净为止。

正好大牛送信回来了,汤皖嘱咐道:

“大牛,买些羊肉回来,中午多炒几个菜。”

兄弟俩在他父亲那里,吃的不自在,但是在皖之先生这里可就好多了,一听有肉吃,遐乔的喉结立刻就耸动了。

遐延暗道一声弟弟没出息,偷摸踢了一脚,不就是吃肉么,倒是别被两位先生给看轻了,但遐乔想的就没那么多,只知道好久没吃肉了,就是想吃。

对于无政府自由主义,钱玄倒是听说过,但是也就处于一知半解,汤皖倒是挺仲浦先生提到过,整个一套理解下来,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天真!”

面对兄弟俩殷切希望,但若是直接否定,未免太过打击兄弟俩的积极性了,想了想,便委婉的表达道:

“先去尝试,是不是路,走过才知道,但我提一个小建议,空余之时,把目光投向北方,那里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探索一下。”

“嗯嗯,我们会的!”遐延虽然是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答案,但是想到皖之先生也没有向他父亲那样,一口否决,相比之下,也能接受。

兄弟俩中午饱餐了一顿,撒开了丫子大吃,遐乔的肚子吃的像个小山包一样,聊天中,汤皖还得知,兄弟俩连来首都的路费都是自己攒的,愣是没要他父亲一毛钱,真是硬气的很。

日光渐斜,寒光微冷,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次日一早,随着《京报》送入了千万家,顿时在整个华北,掀起了惊涛骇浪,因为汤皖的文章刊登在了《京报》的首页。

按照汤皖的要求,邵飘萍没有修改一个字,标题为《爆炸案之幕后推手——曰本人》,作者汤皖。

在官方给《爆炸案》定论后的几天里,人们一直等着皖之先生发言,但皖之先生却是沉默了,没想到时隔几天之后,一发声,就是平地起惊雷,简直骇人听闻。

鉴于汤皖一向以来,敏锐的眼光,招牌性的推断以及无可挑剔的人品,在民间拥有极大的公信力,瞬间就把舆论的导向,引向了曰本人。

早上的时候,汤皖沏好了茶,淡定的坐在院子,等着人上门,第一个来的是首常先生,夹着报纸,匆匆忙忙的赶来了。

一进门,就冲向了草棚子,茶都没喝,开门见山道:

“皖之,有多大把握?”

汤皖没说话,只是点点头,首常先生便已然明白,表情嗔怒,好好的一张报纸,顿时被揪成了一个团。

还未说上几句话,仲浦先生和秋明先生就联袂而来了,横冲直撞进了院子,问的和首常先生是一样的问题,回答他们的也是汤皖的点点头。

接下来前来的,倒是出乎汤皖的意料,乃是辜教授,冷着一张脸,没进门,就问道:

“皖之先生,可是真的?”

汤皖没说话,见辜教授不进门,只得点点头,就听见辜教授拐杖重重的砸在了地上,骂道:

“东洋畜生,害我学生性命,老夫定要讨个公道。”

“辜教授,你要去哪儿?”汤皖问道。

“去哪儿?当然去曰本公使馆,冤有头,债有主,不去找他,还能找谁?”辜教授张着一张怒脸,带着两个仆人,径直往巷子里侧的曰本公使馆走去。

汤皖见劝不动,又担心辜教授只身前往,怕吃亏,赶紧回来院子,招人一起前去支援,大家闻言,皆欲前往。

但都不希望汤皖去,秋明先生更是直言道:

“我们去了,没有关系,但你不同,曰本人正愁你不上门,若是扣下了你,岂不是坏事?”

钱玄也是这个意思,道:

“你就待家里,我们去就行。”

几人皆追随辜教授的脚步,去了曰本公使馆,唯独留下了汤皖,倒不是汤皖怕被扣押,而是忽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待会瑛国人一定会前来拜访,汤皖要给瑛国人准备一份精心的礼物,张桖良的那一份供词,还有一份便是张桖良给的烧焦的小纸片,不过要动点手脚才好。

汤皖动作麻利,去了房里,在一张纸上写下了朱尔典的英文名,然后用火烧,到最后只剩指甲盖那么大小,能隐隐约约猜测到,这纸上写的大概是朱尔典的英文名。

果然如汤皖猜测一般,这边“礼物”刚准备好,那边瑛国人就来了,是瑛国公使馆东亚事务顾问,一个高大的白人,名叫李纳德。

朱尔典早上刚一看到报纸,立刻就召集所有人前来开会,讨论的则是汤皖的文章中所说的事情。

事实上,瑛国人口头是承认官方的定论的,实则私下里一直没有停止调查。

堂堂大瑛帝国,是绝无可能吃下这个哑巴亏的,再说,瑛国人手里掌握的证据确实不支持,“爆炸案”的主谋是“宗社党”。

源于瑛国人专业人员在对“爆炸案”的告破过程进行分析了,发现了许多漏洞,与汤皖不谋而合。

而且此阶段,瑛国人在华势力还是很大的,经过侦查,发现许多蛛丝马迹都指向了“宗社党”的背后。

另外,瑛国人在对爆炸现场采集样本时,发现炸药竟然用的是苦味酸,这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炸药。

而曰本由于工业原料比较少,用的最多的便是这种炸药,但同时期欧洲国家早就已经不用了。

但是仅此而已,还不能断定就是曰本人所为,所以直至汤皖的文章现世,朱尔典认为汤皖肯定是知道了什么,便派遣李纳德前来拜访汤皖,就是汤皖手里有没有证据。

得到了汤皖精心准备的两件“礼物”后,李纳德也坦言了些许实情,汤皖这才知道瑛国人已经对曰本人起了疑心,这就能完美解释,为何曰本人急于把“宗社党”推出来顶罪了。

“接下来吗,贵国打算如何?”汤皖问道。

“当然是查下去,找出真相,我们瑛国人绝不罢休。”李纳德信誓旦旦说道。

查下去就好,千万要一直查下去啊,汤皖巴不得瑛国人如此,只是忽而神情黯淡,沮丧的说道:

“曰本人势大,贵国还是小心些吧。”

高傲的瑛国人最是忍不得,在他们看来,曰本人不过是一个后起之秀,岂敢同大瑛帝国相媲美,只丢下一句话,就带着“礼物”匆匆回去了。

“汤先生,我们可是瑛国人。”

所以,换言之便是“我们是瑛国人,而不是你们华夏人,”汤皖心里不爽,就要反驳,又想到,还要瑛国人带头冲锋呢,还是先不得罪好了。

【月底啦,月票不投也没了,赶紧都投了啊........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