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科幻 > 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 > 第139章 第139 140章 开府建制敕群臣,建立学府养人才

朱天命也知道这群人眼巴巴看着自己是个什么意思。

拥有封地的诸侯,拥有自行任命官员的权利。

有一套不受制于大宋朝廷管辖的制度班子。

要是朱天命愿意,永北大城管辖的范围,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侯国。

但是这么招风的事情,现在显然不是时候,等时机成熟,在建立侯国,也未尝不可。

大宋才晋级帝朝,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现在趁机建立侯国,就算是朝廷默许,等几十年之后,朱天命也得身死。

朱天命说道:

“本侯,在永北大城也不建立诸侯国号,也不敕封丞相,不用朝廷那套三省六部的制度,只保留六部。”

众人没有说话,侯爷这么做显然是有自己的考虑。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谁都懂。

朱天命此刻站起来,说道:

“吉鸿云听封,封你为户部尚书,领衔三品,总揽永北大城兼天枢镇所有钱粮;”

“臣,吉鸿云,多谢侯爷。”

吉鸿云恭敬的出列,跪地说道。

“侯永寿听封,封你为吏部尚书,领衔三品,总揽永北大城兼天枢镇所有人事调动。”

“臣,侯永寿,多谢侯爷。”

“方宽听封,封你为礼部尚书,领衔三品,掌管外交、内部学校各类事宜。”

“臣,方宽,多谢侯爷。”

“欧天成听封,封你为工部尚书,领衔三品,掌管除阵法、禁制、风水三类人才之外,所有副职人才事宜。”

简言之,所有的副职人才,除了朱天命说的那三种之外,全部归欧天成管。

“沈冲听封,封你为钦天监监正,领衔三品,掌管永北大城兼天枢镇所有禁制、风水、阵法事宜。”

“臣,沈冲,多谢侯爷。”

“封周正为刑部尚书,领衔正三品,掌管所有刑法判定。”

“臣,周正,多谢侯爷。”

“封孙超为礼部侍郎,领衔从三品。”

“封吴咒为刑部侍郎,领衔从三品。”

一番敕封,所有人都得到了该有的官位。

诸侯的开府建牙不同与正式开国,只能搞个大概框架,也算是为未来开国做准备。

要想建立一国,需要的准备工作都要做好久,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朱天命这里的正三品官员只能享受到1.5倍的修炼加速,从三品官员只有1倍的修炼速度加持。

就算是这样,孙超、吴咒二人也已经开心不已。

这不仅比之前快了三成,而且眼前的侯爷,必定是要争霸天下的。

在他们二人眼中,大金、大宋虽然是庞然大物,但是,现在的大金王朝与大宋比起来,不过是日薄西山的瘦马,时刻可能被覆灭。

要是大元帝朝不支援他们,不出五十年,多半就要被覆灭。

文臣封赏完毕,就该武将了。

现在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许秀、阙虎二人身上。

朱天命没打算建立兵部,纯粹的多此一举。

要建立兵部也是后面在建立兵部,至于武将官职怎么设定。

朱天命决定学习大明帝朝,开设五军都督府。

军政分开是必须的,不然军方太强可能会出现唐末的藩镇;

军方太弱,那就是类似大宋的样子,或者明末的样子,文官当道。

朱天命说道:

“孤欲要建立五军都督府,掌握永北大城所有兵马,不属于五部,直接听命于孤,

许秀听封。”

“末将在。”

许秀立马出列说道。

“封你为中军都督,领衔正三品武将,掌兵两万,一万骑兵,一万步卒。”

“臣,许秀多谢侯爷!”

许秀此刻觉得苦尽甘来,当初在白北巨城选择朱天命,不就是抱着宁为鸡头不凤尾的心态吗?

要想在大宋武将官员里面混成现在,那得有多难,可现在,才短短半年多的时间。

许秀是这样的心思,周正也是这样的心思。

当初去杨家军可能一时地位比较高,可是现在呢?

正三品刑部尚书,1.5倍修炼速度加持,还突破到了先天期,要是选择了杨家军,半年时间可能才只是后天六重左右的修为,更可能只是一个百夫长。

朱天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继续说道:

“阙虎听封,封你为右军都督,领衔正三品武将,掌兵两万步卒。”

“臣,阙虎,多谢侯爷。”

阙虎倒是没什么想法,侯爷对自己的家乡人好,对自己好,自己就要为侯爷拼命。

为侯爷杀人,抢地盘,抢女人,抢侯爷想要的一切!

“周正听封,封你为左军都督,同时兼任刑部尚书,领骑兵一万,在扩张一万捕快,在刑部成立捕快司,专门捉拿作奸犯科之辈。”

周正再次出列,说道:

“臣,必定为侯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其他官员,就不用朱天命自己在一一念道了。

他们的资格还不够,等各个部门把需要安排进去的官员报给吏部,吏部在报给朱天命看即可。

至于其他的部门,比如五寺,现在朱天命缺人,搭建个大概框架就行,要是太完善,指不定大宋朝廷会有什么想法。

你朱天命在自己地盘作威作福就够了,竟然还要完善各种制度,真把自己当成诸侯国了?

敕封完毕,方宽开始出列说道:

“启奏侯爷,臣有要事启奏。”

朱天命坐在侯椅上,说道:

“讲!”

“侯爷刚定永北大城,应该建立私塾学校,培养人才,以备官员不足之需。”

方宽这话虽然是想解决目前官员还有点窘迫的问题,实质上是想到了未来扩招需要很多官员的情况。

即是近忧,也是远谋。

朱天命问道:

“说出你的想法。”

方宽说道:

“臣把学府分为了三个层次,初级学府,中级学府,高级学府。”

方宽这个想法还是朱天命隐约透露给他的,但是在场的官员还不知道,朱天命只得装作不知道,问道:

“有何说法?”

一旁的其余官员也是好奇的看着方宽。

方宽说道:

“初级学府,是永北大城管辖范围之内,所有6-12的孩童都要接受教育;

在孩童12岁时候,会有一次选拔考试,到时候中级学府会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名,选择一批排名靠前的孩子进入中级学府,接受新一批教育。”

这个时候,吉鸿云疑惑问道:

“方大人,6-12岁的孩童学什么,12岁之后的中级学府又是几年,又学什么?”

方宽早有预料,缓缓说道:

“6-12岁的孩童,前三年启蒙教育,主要是认字,简单的算术,简单的呼吸吐纳之法,引领他们步入修炼;

后三年学习诸子百家少量学说。

至于中级学府,学制是三年,学习诸子百家学说的同时,注重儒家六艺的学习。”

众人点头,儒家六艺,与百家学说,确实可以深学。

朱天命也觉得儒家六艺没啥问题,宋明两朝的儒生是被阉割的儒生,儒家六艺,最多会两三门。

汉朝的儒生有多凶猛?

文能安国,武能跨马杀敌。

不是儒家不行,而是宋朝之后的每一个朝代的儒生大多都不行。

孙超也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说法,好奇问道:

“那后面的高级学府呢?”

方宽不急不慢的说道:

“高级学府分为三类,一类是继续学习诸子百家学说的学生,也就是文学府;

一类是学习各个副职的学生,此类名唤工科学府;

一类是走武官方向的学生,此类名唤军府。”

众人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懂方宽说的什么意思。

文学府的学生大多出来当各个部门的小官吏;

工学府的学生大多出来当工部的副职专属人才,比如炼丹、炼器、制符、造船、酿酒等等。

军府就很明显了,培养军队基层官员的学府。

朱天命一开始还想建立大学,但是后来又想了想,没开国,没必要,现在这个学府勉强够用,也能培养不少人才。

不过军校是必须建立的,也就是军府的高一级学府,可以理解为大学。

朱天命开口道:

“军府,要严格控制学生人数,严查学生身世,严查学生道德水平,一旦在读书期间,有任何过错,直接开除,永不录用。

而且军府不是毕业就可以到军队为基层官员,孤在设立军校,乃军府上级学校,

所有军府的学生只有经过军校的考试才能,

在军校继续学习,军校毕业之后,才能为军中小旗或者总旗。”

从小旗、总旗做起,能够快速积累实战经验,占据的军中官位也不是太大,怨言也不会太多。

这杆秤朱天命心中还是有数。

只见朱天命继续说道:

“军校建立,军中所有小旗以上的官员全部要进行理论学习;

小旗官位分为一个集体,总旗官位的军官分为一个集体,百户官位的军官分为一个集体,不同官位的军官都统统分为一个集体,分开上课,上午学习党章,下午学习理论。”

这时候,许秀、阙虎、周正三人立马出列,说道:

“诺!”

朱天命说完,示意方宽继续说,方宽心领神会,说道:

“从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无论是文学府、工学府,想要成为官吏,都要经过科考,只有科考合格,才能做官。”

众人全部称呼秒,

“秒啊,这样一来不仅能筛选出人才,还能防止学府学生过多,导致官员泛滥。”

方宽继续说道:

“其余学生,要么回家种田修炼,要么从军,要么想办法去学习副职,工学府未来还会大量收人,永北大城需要大量的副职人才,军队也需要大量的军卒,不然就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平民。”

方宽说道这里,语气已经加重。

吉鸿云也明白了方宽的意思,说道:

“路是孩子们自己选的,怎么走看他们,连几次选拔考试都不能通过,还能胜任其他位置吗?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废物,这种方式已经算是仁慈了,要是在残酷一点,方大人肯定还有方法对吧?”

侯永寿也赞成道:

“这种方式虽然激烈,但是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聪明的英才最终为我们侯府所用,何况这个世界本来就竞争激烈,我们已经给平民百姓无数机会了,珍不珍惜看他们自己了。”

朱天命立马说道:

“不仅仅是百姓的机会,你们的后人也是如此,你们若是不能立下特大的功劳,也无法封妻荫子,自己的后人都教不好,本侯指望你们什么?”

朱天命这话说得也没问题,自己的后人都教不好,还有脸做官?

众人倒是自信满满,教后人,他们擅长,而且比别人还有优势。

朱天命又说道:

“此事就这么定了,现在我们已经全部掌握永北大城辖区所有城池、镇子、村庄。

初级学府铺设在每一个镇子上面,中级学府铺设在每个小城里面,永北大城三种学府都铺设,高级学府也只能永北大城建设,所需要的钱粮经过核算报与户部。”

众官员纷纷说道:

“诺!”

三十三个镇子,每个镇子管辖3个左右的村落,也就是2-3万人左右建立一个初级学校。

朱天命说道:

“初级学府是领地内所有孩子必须上学,强制性,官员要讲清楚其中利害,告诉他们,上学是免费,学校还提供午饭,更关系他们孩子的前途!”

“诺!”

其实不管是大宋的百姓,还是哪个运朝的百姓,都希望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读书当官。

现在有机会,作为父母的肯定会抓住机会,让孩子接受教育。

而且还是免费,还提供饭菜。

方宽结果朱天命的话,继续说道:

“侯爷,臣建议,中级学府的学子全部住校,学费全免,饭食由侯府提供。

高级学府也是如此。”

朱天命淡淡说道:

“准!所有开销做一个预算,报给户部,最后在上传于孤。”

“诺!”

学府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也算是解决了人才供应不足的窘况。

未来朱天命领地之内,必定有大量的副职人才,这些人才必定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军队也能每年源源不断的输送高质量军卒,基层官员。

至于官吏,经过层层考核,从基层做起,也能积累大量的经验,解决官吏不足的问题。

还能储备大量人才,为以后开疆拓土做准备。

...

PS:开府建制,主角就可以建立小朝廷,主角的手下就可以称臣,类似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三国的各个州牧,唐末的藩镇。

求正版订阅,来起点看正版谢谢!!成绩太辣鸡了!!!

我也不知道这个成绩每天坚持的意义是啥,看盗版的人没m。(免费字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