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165章 朱温的左膀右臂

五代十国往事 第165章 朱温的左膀右臂

作者:南无臭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29 18:41:49

【变故】

朱温在接见刘希度、李奉本之前,就已经得知了宫廷政变的消息。

崔胤第一时间向朱温写信,通报长安形势,督促他起兵勤王,清君侧。

刚刚收服河北的朱温,在定州听到了消息,于是率军返回汴州,以观其变。

朱温游移不定,生怕站错了队,前功尽弃。于是拿崔胤做了探路石,把崔胤劝他清君侧的信转送给了宦官刘季述,并附言说:“崔胤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你先杀了他。”

朱温对崔胤的评价是很中肯的,崔胤确实是一个唯利是图、反复无常的小人,虽然二人因利益捆绑到一起,各取所需,但朱温始终不信任崔胤。

把李克用的儿子送给罗弘信,把崔胤送给刘季述,这都是朱温的小算盘,看对方纳不纳这个投名状,试探对方的诚意。

刘季述上当了。他没有直接杀了崔胤,而是拿着崔胤写给朱温的密信来与崔胤当面对质。

崔胤吓出一身冷汗,矢口否认,坚称这是小人伪造书信、恶意陷害。

崔胤的仕途是四起四落,四次拜相,人送外号“崔四入”。在乱世的朝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攒了不少政敌,如果说有人背后使黑刀子,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刘季述最近也经常干伪造书信、甚至伪造诏书手谕的勾当,所以对崔胤的说辞也信以为真,认为真是有崔胤的政敌从中陷害。

崔胤的演技也是无可挑剔的,他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你真想要我命,就请只杀我一个,不要再牵连我无辜的家人了!(奸人伪书,从古有之,必以为罪,请诛不及族)”

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话里话外,似乎暗指是刘季述伪造了这封书信,恶意陷害崔胤。

面对崔胤影帝级的演技和口吐莲花,刘季述反倒是局促不安起来,油然而生一丝愧疚,连忙向崔胤拍胸脯保证自己绝不是这种人,还拉着崔胤赌咒发誓,二人竟然就这样结盟了。

崔四入的处事不惊和瞪眼撒谎时的气定神闲,确实具备当政治家的潜质。

哄走了刘季述之后,崔胤急忙又给朱温写去一封书信:大哥,您咋卖我啊?您这是要我老命啊!我表面上已经与刘季述结盟了,互不侵犯,但我心里只有你呀,咱俩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朱温接到这封书信之后,气得够呛,大骂刘季述,“季述使我为两面人。”

这就有意思了,朱温出卖崔胤给刘季述,刘季述出卖朱温给崔胤,崔胤再出卖刘季述给朱温,“塑料三角”。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在如何表态的问题上,朱温显得有些优柔寡断,他有他的顾虑,也有不可告人的如意小算盘:

首先,是一笔地缘政治格局账。

宫廷政变的主谋是刘季述等几个微不足道的宦官而已,虽然握有一部分禁军兵权,但他们跟前辈们——如田令孜、杨复恭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根本不足挂齿。而他们的幕后老板——关西集团,才是勤王之师真正需要面对的力量。

关西集团虽然遭受了一定的打击和削弱,但他们长期盘踞在关西一带,根基颇深,仍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军事实体,且视长安为核心利益,一旦关东诸侯向长安延伸势力范围,必会引起关西集团的强烈反弹,成为勤王之师的最大阻力。

除此之外,北面的李克用同样不能被忽略。李克用近期也遭遇了南返中原以来的低谷期,但任何胆敢藐视他的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一旦朱温与关西集团在长安展开争夺,那么李克用就会有三个选项:

西进直接增援长安方面的关西集团;南下闪击朱温的汴州大本营;东讨河朔,抢夺朱温尚未消化的河朔地区。

无论李克用如何选择,都会对朱温形成不小的压力。

除此之外,东南方向的淮南杨行密和朱瑾,也一直蠢蠢欲动。一旦朱温把主力投入到西北面的长安战场,那么杨行密就有很大可能趁虚而入,争夺徐州、兖州、郓州等地。

至于两湖地区的墙头草们,更不用怀疑他们改弦更张的速度和毅力,利益始终是他们的唯一价值导向。

另外,长安争夺战爆发之后,西川王建倒是有可能响应朱温,但他的真实目的也只是借机侵吞关西集团在山南地区的土地。那时候,关西集团的主要精力一定是放在长安,对于王建的蚕食,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

朱温等于是为王建火中取栗。

其次是这场长安争夺战的历史定性,舆论导向。

渭水河边,朱温可以名正言顺地表示自己“奉衣带诏讨贼”,而河对岸也可以声称自己是“奉诏讨逆”。然而新老两位皇帝都在刘季述的实际控制之下,他随时可以变换马甲诏令天下。

刘季述伪造的昭宗诏书,可以瞬间摧毁朱温的法理根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温身边的幕僚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妥协、合作,反对朱温勤王。

已经退休的前宰相张浚,也伙同刘季述的哥哥刘重楚前来游说朱温,劝他与刘季述合作。

除此之外,刘季述派养子刘希度、亲信李奉本等携带伪造的昭宗诰谕,里外配合着哄骗朱温,说昭宗也有意禅让给朱温。只要朱温公开支持新君,等时局稳定之后,就把江山社稷禅让给他。

勤王举义真难,宦官的糖衣炮弹真香,左右智囊一致怂恿……似乎与刘季述阉党同流合污,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然而朱温还在犹豫,即便在面对令他垂涎三尺的诱惑面前,他还是没有最终拍板。因为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的态度将决定他最终的决策。

【朱温的左膀右臂】

这个人是朱温最重要的智囊之一,他的名字叫李振。

李振,前潞州节度使李抱真之曾孙,其祖父和父亲均官至郡守。祖居西域,姓安,因耻与安禄山同姓,而改姓李。

李振同样有着“屡试不第”的励志标签,壮志不得酬,后投笔从戎,从禁军中升迁,终于得到了一个“台州刺史”的位置,正当他美滋滋地赴任台州(今浙江临海)时,赶上了董昌在浙东称帝,不能赴任。

郁郁西归,途径汴州时,投靠了朱温。朱温任人唯才,不看学历、不看工作经历,简单面试交谈之后,发现此人是个难得的奇才,于是大加提拔,很快就在吞并郓州之后,将他任命为郓州天平军节度副使。

之后,李振的实质工作就是朱温的“外交官”,四处游说,纵横捭阖,在这条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为朱温办成了不少大事,深得朱温信任。此番,又是作为“驻京办主任”出访长安。

宦官刘季述发动政变的时候,李振就在长安。

刘季述在政变前,曾派侄子刘希正试探李振的态度,说皇上昏庸无道、滥杀无辜,所以我们打算行废立之事。

李振骇然,当即表明了立场,坚决反对废立之事,“百岁奴事三岁主!”随后,李振离开长安,返回汴州。几乎在同日,刘季述等人发动了政变。

这位“驻京办主任”对长安方面的情况有深入而准确的了解,所以他的意见将直接影响朱温的最终态度。

李振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清君侧。他知道朱温是被刘季述的谎言所蒙蔽,以为按兵不动、乖乖听话就可以得到大唐天子的“禅让”。于是,李振换了个婉转的说法,说自古以来,宫廷内部生乱,都是霸者成就大业的机会,现在,几个阉人幽辱天子,您若是不征讨,将来还怎么能号令天下?

朱温还在犹豫。

“将来幼主一旦得到天下公认,国家大权就落入宦官之手,您就等于主动躺在别人的案板上,甘做鱼肉。”

朱温终于顿悟,大骂前宰相张浚,“你这是往沟里带我!不就是想通过攀附我和阉竖,再当一回宰相吗?”随即下令拘捕了刘希度、李奉本,再派心腹蒋玄晖和李振一同返回长安,找崔胤商量拨乱反正的办法。

直至此时,朱温也没有公开自己的立场。朱温是是做了两手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