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诺族》史书的来源
基诺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是单一少数民族,聚居在景洪市境内。这个民族历史悠久,史料丰富。然而由于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历史上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基诺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文人对基诺族进行了调查研究,写过一些专著和文章。但都只是反映了某些侧面,未能写出基诺族全貌。因此,编写《基诺族》史书是广大基诺族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州市有关领导关心重视,原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基诺族元老何贵,积极带头做好组织协调。在何贵和州政协主席苏恒的建议下,景洪县第八届政协接受了编撰《基诺族》史书的任务。
1992年4月,景洪市政协主席会议决定成立《基诺族》史书编撰委员会,何贵担任顾问,县政协八届主席自正佐担任编委主任,1993年3月市一届政协主席朱卫平继任编委会主任。组织了编写班子,聘请曾在基诺山基诺族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杨世德同志与文史委员会主任刘申红为主编。编委建立后,全面及时地安排部署了基诺族史书编写工作,于1992年4月30日,召开了第一次编委扩大会议,除编委成员以外,邀请了有关党政领导参加,共计20多人。会议强调编撰《基诺族》史书,是景洪市一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在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了编委拟定的史书编撰方案和编写篇目。确定采取熟悉人写熟悉事、众手成书的方法,组织了一批基诺族干部群众和熟悉基诺山基诺族情况的同志撰稿或提供资料,把各篇的撰写任务分工落实到个人,对编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经过广泛征集,先后收集到80多份共100多万字的资料,录音磁带10盒,图片300多幅。按分工由撰写人分别撰写各章节初稿,再由主编改写加工,编印为《景洪文史资料》(油印本),分送有关人员征求意见,于1993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基诺山基诺族乡政府召开有州、县有关党政领导,编委会成员,主要编撰人,基诺族长老及知情人士共29人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对已编写的部分稿件进行讨论,及时听取意见。在编撰过程中,召开三次编委会,进行评审。总纂工作完成后,又聘请西双版纳州政协征鹏副主席进行审稿,全书于1995年11月由编委终审定稿,12月送交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印刷出版。全书29.2万字,共印5000册。1996年2月6日,在基诺族传统的“特懋克”新年节庆祝会上,举行了《基诺族》史书首发式。
《基诺族》史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观为指导,如实地反映基诺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同大自然,同恶势力作顽强斗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不仅反映历史文化脉络,还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现古老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习俗,记录了民族历史发展的奇迹,为研究基诺族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充实了祖国少数民族文化宝库,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 基诺族历史大事记
1.史料说到:1941年12月23日,攸乐开始“叛乱”,是以巴卡为中心,到1943年3月底停战后,免除过去三年所欠的一切捐税。
2.1950年2月17日,结束了橄榄坝——南桥乌龟山战斗,解放了西双版纳全境,勐养建立区政府后,基诺山归勐养管辖。
3.1951年3~4月,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到西双版纳慰问边疆各族人民,曾派组到基诺山的巴亚慰问了基诺族人民。
4.1954年4月,已在景洪、勐龙、勐罕等地工作了一年多时间的省民族工作队,为了开展山区的民族工作,抽调工作组15分队共24人到基诺山开展民族工作。
5.1955年开展了征粮工作,改变了以前“头人不出粮、农民按门户摊”的不合理的负担。
6.1955~1956年底,工作队帮助基诺族初步建立和恢复了生产,改善了贫困生活现状。
7.1956年9月,**西双版纳州工委研究决定,在基诺山建立了**党组。
8.1957年2月23日,在基诺山建立了具有政权性质的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开始推行“大跃进”。
9.1958年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和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划归景洪县。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改为基诺区。在“大跃进”时期执行“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片面强调“打开水田”“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地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致使大片原始森林、水源林受到严重破坏。
10.1961年1月14日—27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全面总结了3年来“大跃进”情况,改进了工作作风。
11.1963年1月,在全区贯彻“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政策,进一步调整了生产关系。
12.1966年下半年开始陷入十年动乱之中。
13.1969年初开始“划线站队”“政治边防”“清队”“一打三反”,受到冲击和迫害干部和群众更多,甚至有的被迫害致残、致死。
14.1973年10月~1974年7月,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组织开展农村阶级复查工作。
15.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开展“揭、批、查”,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调整了领导班子,纯洁了组织队伍。
1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关怀和帮助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更为基诺族人民群众开辟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17.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公告,确认基诺人为我国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也是最后被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
18.1981年3月,基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1982~1984年,是基诺山在经济方面推行的最重要的改革时期。1982年开展“林业三定”,1983年开展“两山一定”,1984年土地承包工作落实到户。
20.期间,1983年底,撤销基诺公社管理委员会,设基诺山区公所,辖设茄玛、洛特、巴亚、巴来、巴卡、司土、老司土7个乡人民政府。
21.1988年初,将基诺区改为基诺山基诺族乡,把原来的小乡改为乡的派出机构——村公所。
22.基诺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从总体上摆脱了贫困,基本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步战略”的第一步目标——解决温饱问题。用四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古老的原始氏族部落逐步迈入了发展较快的现代民族之例,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23.2000年12月,把基诺山基诺族乡辖设7个村公所改制为村民委员会,以村寨为自然村民小组。
三 参考文献
1.杜玉亭:《基诺族族源问题试探——兼论族源和民族形成的上限》,云南社会科学报,1981年02期出版。
2.杜玉亭:《基诺族亲属制比勘摩尔根图式刍论——兼谈马、恩著作有关亲属制问题》,民族学研究报,1981年02期出版。
3.杜玉亭:《基诺族的恋爱特点与原始社会的爱情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6期出版。
4.杜玉亭:《基诺族母系制残余及其向父系制的过渡》,民族学研究第二辑,1981年08期出版。
5.杜玉亭:《基诺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6.杜玉亭:《基诺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
7.杜玉亭:《基诺族、普米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
8.杜玉亭:《基诺族》,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
9.杨世林:《基诺族医药》,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出版。
10.李金印、刘金吾:《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舞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
11.张锡盛:《景洪基诺山基诺族乡——基诺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12.于希谦:《基诺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13.刘怡、白忠明:《基诺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
14.王彬、王懿之:《巴什与咪什》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
15.王士媛:中华民族故事大系,《基诺族民间故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16.骆毅:《云南基诺族》和《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
17.编辑组:《基诺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18.王军:《基诺族起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19.景洪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基诺族文史资料之三——基诺族》,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0.尹绍亭:《基诺族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1.王懿之、王彬:《基诺春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22.西双版纳州民委编:《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23.周文林、彭晓、方绍忠:《云南少数民族图库》,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24.朱映占:《基诺族特懋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景洪市委员会编:《景洪政协志》,1999年出版。
26.**景洪市委党史征集研究室:《**景洪市历史资料》,2001年6月出版。
27.赵树恂:《龙帕寨的基诺族》,民族研究出版社,1980年04期出版。
28.冯春林、崔兴盛、殷质聪、王其芬:《基诺族原始社会形态教育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出版。
29.崔兴盛、殷质聪、王其芬、冯春林:《基诺族教育情况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出版。
30.支鄂湘:《第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基诺》,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21期出版。
31.许英国:《试论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及辨析精华与糟粕的基本原则》,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4期出版。
32.庄孔韶:《基诺族“大房子”诸类型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出版。
33.朱宝田:《试论基诺族大房子》,民族学研究第三辑,198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