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20——前1113年 武丁文治武功,商殷中兴。武乙“射天”,暴雷震死。商朝复衰。
小辛死后传位给弟弟小乙。小乙也是政绩平平,但是会教育孩子。他把儿子武丁从小放在基层锻炼,让他跟普通百姓一起劳动生活,了解百姓疾苦。并且请来有道的高师甘盘对他进行一对一教育。
小乙死时没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而是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武丁。他这种做法很不厚道但为商朝换来一个最能干的君王。武丁上台后开疆扩土励精图治把商朝推向鼎盛。
《史记》说武丁上台后苦思复兴王朝之道,但“未得其佐。三年不言”。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得力的辅佐之人,所以武丁上台三年不发表任何政见。实际上,根据对甲骨文的研究,武丁上台后任命甘盘为相,让他的老恩师帮他治理天下。甘盘死后,他又任命傅说[yè]为相。
甘盘和傅说是武丁在治国方面的得力助手。
传说是伊尹之后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
据说武丁求贤若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梦到圣人下凡。次日一早画影图形派人寻访,结果在城墙根找到了正在那和大泥、拓大坯的傅说。武丁见到傅说脱口而出: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于是傅说一步登天做了宰相。
也有说法是武丁早年曾在民间隐姓埋名体验生活,在此期间遇到傅说,发现他很有头脑。武丁即位后很想提拔傅说辅佐自己,但担心傅说是个奴隶可能不被人接受,于是想出一个先人托梦荐傅说的法子。
傅说劝谏武丁的《说命》三篇流传后世。通过这篇文章多少可以了解傅说的执政指导思想。他劝武丁要虚心纳谏,任人唯贤,不要频繁发动战争和大型祭祀活动,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尽量不去打搅百姓的生产生活,要整治吏治,让所有官员明白他们的任务是治国安民而不是贪图享乐。
武丁对他言听计从。他把自己和傅说的关系比喻作刀和磨刀石的关系。
武丁在位五十年。在位期间他惟才是举,励精图治,使王朝得以中兴。商王朝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势强盛,进入最鼎盛的时期。
武丁不光文治出色,更著名的是他的武功。他在位期间打遍天下无敌手。
他首创“三师”,将作战部队排成左师、中师和右师三个方阵,形成战线的左右两翼和中军。中军负责正面作战。左右两军负责包抄,将敌军分割包围后一举歼灭。
他还组建了战车部队,按照史载也是首创。开战时,有铠甲保护的战马拉着战车在敌阵中横冲直撞。车上的士兵居高临下肆意劈杀。战车部队冲乱了敌人的阵型,三师趁机掩杀过来击溃敌军。
武丁打仗讲究阵法,摒弃了过去各自为战、群殴式的打法,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先进的军事理念让他在征服方国和四夷的战争中所向披靡。
商王朝是由一堆方国(诸侯城邦或部落政权)组成的独联体。方国之外是四夷。夷是指外族。中原人以中原为中心,按方位把夷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个部分。
武丁即位时,诸侯不朝,四夷侵扰,王朝内外交困。武丁“驱民以战”,率领三师征伐那些不听话的方国和借机作乱的四夷。据说武丁南征北战一共征服了九九八十一国,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三倍。从甘肃到东海的土地都被武丁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征服的八十一国中,他的夫人妇好亲自率兵征服了20多国。
妇好是武丁的王后。武丁在位59年,前后立了三位王后,娶了六十多个小老婆。妇好是他的第一位王后。妇好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既是武丁的妻子又是一方诸侯,同时还是一位善战的女将军、武丁的得力助手。
妇好打仗有勇有谋。她在一次战斗中分兵两路,一路突袭敌军,一路在敌军退路上设伏。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落荒而逃,在逃跑路上被妇好的伏兵一举歼灭。
按照甲骨文的记载,妇好指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武丁开战前占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意思是我想征调妇好的三千军队加上我的军队一万去讨伐羌人。可否?请批示。上帝说去吧。结果,妇好大胜而归。
一万三千人参战,这是史载商朝最大一次的军队集结。当年商汤跟夏桀决战时倾国而出也不过集结了6000人的军队。
妇好文武双全。在殷墟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中,发现了一些龟甲刻有“妇好整治”,说明妇好还是一个卜官。卜官在当时属于知识分子,不仅识文断字还能替上帝做翻译。并且卜官可以参加王室的祭祀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和祭祀她都有参与,说明她的地位非常高。
妇好的名字在甲骨文中频繁出现。根据“卜辞”推测,妇好可能死于难产。武丁曾多次卜问妇好分娩的吉凶,上帝的回答都是不吉。妇好死后,武丁将她葬在自己的寝宫附近,以便于随时祭祀。
随便说一句,现在出土的甲骨文主要就是“卜辞”,也就是占卜的记录。
古人但凡遇到难事就想请教上帝的意见。“上帝”一词被基督教借去称呼耶和华后,中国的上帝只好改用小名“老天爷”。他们跟上帝的沟通方式就是占卜。
他们把问题刻在龟背上,然后用火烤。火烤过后的龟背出现不规则的裂纹。古人认为这些裂纹就是上帝的回信。卜官将裂纹翻译成吉兆或凶兆。吉则行之,凶则避之。之后是否应验,其结果也会刻在龟壳上。古人遇到什么事都会占卜,小到做梦、生病、出行、动土、婚丧嫁娶,大到战争、迁都,无所不包,这就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大小事件的记录。
妇好墓是殷墟保存最完整、墓葬最丰富的墓。在殷墟发现了11座王陵,但大都被盗墓者盗挖一空,只有妇好墓可能因为墓极深得以幸存。
妇好墓出土了成吨的不同门类的随葬品,包括铜制的兵器、礼器、工具、日常用品、精美的石雕、玉饰、象牙雕刻、铜镜、骨制的簪子等,还有殉葬的奴隶。出土的兵器中有两只刻有“妇好”两字的铜钺[yuè](形似斧)。铜钺在当时象征着军权,表明妇好的将军身份。只可惜不见妇好的尸骨。墓穴进水,棺木朽烂,妇好的尸骨大概已然化入泥土之中。尘归尘,土归土,风过了无痕。
在墓中找到一个玉扳指,这是古人射箭时套在拇指上的护指。扳指有明显磨损,显然已经用过很长时间。这种用过的旧东西应该不是别人献的祭品,很可能是妇好生前之物。扳指内径2.5厘米,表明主人的手指很粗,不是那种纤纤玉手。妇好的体形也应该是很粗壮,这倒也符合一位叱咤疆场的女将军的形象。我们无法通过尸骨复原她的相貌。现在摆在殷墟展览的妇好像其实只是一个艺术创作类作品。
墓中也出土了一个鼎,上刻“司母辛”。因为妇好的庙号是辛。鼎只有一百多公斤,比司母戊大方鼎要小很多。
妇好是武丁的将。傅说是武丁的相。武丁依靠傅说和妇好在文治武功上面都取得很好的成就。他一面开疆扩土,一面任用贤能治国安邦,使商朝大盛。
武丁武功盖世,威慑四方,死后数十年余威尚在。四境平安无事,百姓安享太平。
武丁死时把王位传给了儿子祖庚。祖庚中规中矩,保持了商王朝的强盛。据说“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他铸造献给母亲的。这说明他讲究孝道。
祖庚死时把王位传给弟弟祖甲。
祖甲这个人比较复杂。据说武丁生前比较偏爱他,一直想传位于他。但是他担心再起“九世之乱”,主动避开,躲进民间玩失踪。武丁没办法只好把王位传给祖甲的哥哥祖庚。祖庚感激祖甲,死时按规矩把王位传给祖甲。但祖甲死时没有按规矩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而是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廪辛。这就有点不厚道了。并且,根据《史记》的说法“帝甲**,殷复衰”。这就更不像话了。
廪辛在位期间,陕甘一带的羌人屡犯商朝。廪辛派兵击退了羌人,但是没能彻底消灭羌人,给中原留下了隐患。
廪辛的弟弟庚丁继位后继续跟羌人打。虽然庚丁把羌人打得落花流水,占领了大片土地,但并没能平定西部边境。西边戎狄部落众多,都惦记着来商朝打秋风。庚丁只得留兵驻守边境。
庚丁的儿子武乙上台后把都城从殷迁到了朝歌(河南淇县)。商朝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
武乙在位时,不单西部边境受到的戎狄部落的侵扰,东南方向也受到急剧膨胀的夷族部落的蚕食。武乙迁都朝歌可能就是为了方便指挥对夷人作战。
那么西边交给谁了呢?武乙把岐邑(陕西岐山县)赐给周公亶父。周公亶父是后稷的第12世孙,周文王的祖父。他让周公亶父独当一面。三十年后,亶父的儿子“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周部落的势力因此更强。季历不仅打败了西戎部落中非常难对付的鬼方,还抓获二十个西戎部落首领,安定了西部边陲。
武乙做事不太着调。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让人立一个高杆挂一袋猪血,练习射箭。一箭射爆,万朵桃花开。他美名其曰“射天”,意思是给老天爷放放血。他公开拿老天爷开涮,这在当时可属于大不敬,在诸侯眼里便是失德。
有说法他是想用这种方式贬低神权提升王权,省得别人老拿神啊鬼啊的压他。当年盘庚迁都时,别人用占卜的结果阻止他,让盘庚很是被动。武乙希望自己的意志能够凌驾于神的意志之上,凡事自己说了算,不受别人左右。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这种无神论者不能被社会所容。
诸侯逐渐疏远这位老没正形的玩闹君王。武乙后来出去打猎,被雷劈死了。人们说他这是遭老天爷报应了。
商朝在盘庚时期复兴,在武丁时期达到鼎盛,之后慢慢衰落下去,直到商纣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