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1725年 康熙崩,雍正即位。雍正以亏空入手澄清吏治。
康熙是第一个生前立太子的满清皇帝。这符合汉人的规矩却不符合满洲人的传统——满人的传统是遗嘱、遗言或众人推举继承人。
康熙标新立异却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晚年陷入诸子争位的泥潭中。立了太子就等于树起一个靶子,不服气的众儿子群起而攻之,恨不能取而代之。这也怪康熙生育力太强,不算格格(公主),光贝勒(皇子)就整出30多个,能不打架吗?
他最早立嫡长子为太子。这是受了汉人立储规矩的影响,立嫡立长。他立太子的时候太子才两岁(1周岁),咿呀学语,讨人喜欢。可随着太子日益长大,他发现这孩子孤傲冷漠令人生厌。太子对父亲不孝、对兄弟不亲、对大臣不敬。上上下下没一个说他好的。
最让康熙寒心的是,康熙得了一场重病差点死掉,“太子侍疾无忧色”。太子假模假样来探望父亲,却没有丝毫担忧的意思,对康熙的病情甚至生死漠不关心。康熙气得当场把他撵走。
太子感到太子之位可能不保,与舅老爷索额图密谋篡位。索额图是索尼之子,位高权重。
康熙御驾亲征,留太子在京代理朝政。太子打算趁机上位,让索额图抓紧布置。康熙在京城的眼线得到消息马上报告给了康熙。康熙立即赶回京城,囚禁了索额图。索额图后来死在宗人府。
康熙没动太子,可能是没抓到证据,也可能是还不想撕破脸。但是父子关系从此骤冷。
太子扒门缝偷窥康熙,被康熙发现。康熙怀疑太子不轨,可能要对他伺机下毒或行刺。
康熙把大臣们找来,宣布废黜太子,下令把太子立即拘押起来。
皇长子允禔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肯定立长,于是开始积极活动,上蹿下跳。
康熙知道后放出风去,说允禔急躁、固执、脑瓜还不好使,不适合做太子。
既不立嫡也不立长,那肯定是立贤了。贝勒们立刻跟打了鸡血似地兴奋起来,拼命地表现自己,攻击别人,并且串联大臣,拉帮结派,上蹿下跳。明争暗斗之中,亲情荡然无存。
康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后悔废太子的决定过于草率。既然儿子们都一个凑性,立谁不是立。太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毕竟自己在他身上花费了不小的心思,废了可惜。再说太子谋反或行刺都没有证据,只是自己怀疑而已,或许冤枉了太子。
康熙宣布恢复太子之位。大家别争了别打了,再争下去兄弟父子都没的做了。
太子东山再起。贝勒们蔫了,消停了。
太子大起大落之后受不了这刺激,密谋早日登上皇位。康熙说立就立,说废就废,万一哪根筋不对了又要废太子呢。早登皇位早安心,省得整天提心吊胆的。太子开始暗中联络大臣,并且说:谁见过四十年的太子。那意思是说我等着继位都等了四十年了。这老不死的还不死。
康熙得知他勾结大臣并且口出怨言,雷霆大怒,下令再废太子。
贝勒们又兴奋起来了。康熙既伤心又无奈。
这时他发现在众贝勒上蹿下跳之时有一个人显得非常安静,超然世外,默默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掺和任何一方。康熙感到欣喜和安慰。看来自己养的儿子不全是乌眼鸡白眼狼也有懂事的。
这个人就是四儿子胤禛[yin zhēn]。
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临死遗言胤禛接位。
不过按照民间的说法,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他偷改了康熙的传位诏书,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加了一横一钩骗来皇位。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那份传位诏书现在还在故宫皇史宬[g]放着。圣旨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根本没法改。
有人说传位诏书是后写的。这倒有可能。不过康熙死时很清醒,召见这个召见那个,不可能不对别人讲他要传位给谁。篡位之说肯定是子虚乌有。
但是胤禛得到皇位确有弄虚作假的地方。他的脾气很坏。康熙很不待见他。皇位原本跟他无缘。但胤禛为了争夺皇位去找高人指点,一方面时刻留意夹住尾巴,一方面以不争而争的策略去争皇位。康熙见到的那种超然姿态是他刻意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他表面冷漠,内心似火。比起窜上跳下拉帮结派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其他兄弟,他这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1722年,胤禛即位,年号雍正。
他上台之后把夹着的尾巴露了出来。早先他性急气躁爱发脾气使性子,康熙说过他。他特意做了一块匾挂在家里,上书:“恩谕 戒急用忍”把老爸的话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发脾气。而如今“恩谕”死了,他做了皇帝了,“戒急用忍”的牌子就扔到一边了。
相对康熙来说,雍正刻薄寡恩、严厉苛刻。在这样的老板手底下工作,怨恨的人一定很多。说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说雍正发明血滴子杀人,说武林高手吕四娘潜入宫内取了雍正的首级,诸如此类的传说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雍正一上台就去盘点国库,想看看老爸给他留下多少积蓄,结果发现只有可怜巴巴几百万两散碎银子。他觉得不可思议,钱哪去了?要是康熙前期也就罢了,年年打仗,花钱如流水。康熙后期国泰民安,每年几千万两白银进账,怎么可能就剩下这几个大眼珠子?雍正下令成立工作组查账,看看这钱究竟花哪去了。
工作组查完帐告诉雍正:钱花的并不多,问题是进的也不多。几千万两银子只是应收而不是实收。各地各环节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拖欠应该上缴国库的钱。
账实不符,这在当时叫亏空。这里头可能有客观原因,比如某个地方遭灾了,应收的税赋收不上来,但大多是地方官贪污挪用。
雍正决定从核查亏空入手整顿吏治。连老子的钱都敢贪,反了你们了。在地方不定怎么鱼肉百姓呢?康熙老爹好说话,我可不是好脾气的人。
雍正让工作组下到地方查账。但凡出现亏空的,落实到个人限期补齐。补不齐的,按情节严重程度予以惩戒。收不上税赋的按工作不力处罚;挪用公款的按违法财经纪律处罚;贪污的交监察部门双规;贪污挪用而又不能在限期内补齐亏空的,革职拿问,抄家追赃,没收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一片鸡飞狗跳。官员们惶惶不可终日。
曹雪芹他们家就被抄了从此败掉。
曹家从康熙年间就出现亏空。但因为曹家跟康熙的私人关系,康熙睁只眼闭只眼。曹家辩解说我们家落下亏空,都是为了接待您老人家六下江南。单说修行宫,我们就捐了几万两白银。给太子送见面礼,送了几万两。给随行阿哥、官员送红包,又花了成千上万。
有几次康熙下江南路过扬州的时候在曹家小住。《红楼梦》描述为了迎接贵妃姐姐回家省亲曹家修了大观园,原型就是曹家接待康熙的过程。不过打着公务接待的旗号给自己家修园子,这在哪个朝代都不符财政纪律。
曹雪芹爷爷死后,康熙也死了,雍正和曹家关系就不那么亲近了。再说雍正是不讲情面的人,公事公办。雍正严逼曹家立即补齐亏空。但是窟窿太大了,曹家实在堵不住。雍正二话不说把曹雪芹的父亲革职拿问,然后没收了曹家全部财产,只把曹家在北京的一所老宅留下。这也算是雍正念在曹雪芹的老奶奶曾哺育过老爸康熙的份上法外开恩。
曹雪芹从一个官二代富家哥一下子变成一个“无产阶级”。因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曹雪芹不用再操心科举,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供支配。举世名著《红楼梦》因此诞生。
曹家的结果还算不错的,家破人没亡。其他被雍正查账的,有很多家家破人亡。贪污挪用,只要被逮住,先砍头,再抄家。
乱世用重典。没剥皮食草就不错了。
在查账风暴中,雍正抄了无数官员的家,落下一个“抄家皇帝”的绰号。
不过雍正在查补亏空的同时给官员发“养廉银”,高薪养廉。
清朝官员的工资标准模仿明朝,定的非常低。一品官年薪180两白银。九品官31.5两。以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为例,曹寅官居五品,相当于现在市长级别,一年只有80两银子的俸禄外加80斛粮食。一两银子按200元计算,曹寅的年薪只有16000元。一斛粮食大约200斤,按每斤2元计算,80斛粮食折合人民币32000元。也就是说曹府一年总收入是48000元。这么点钱就是普通人家都过得紧紧巴巴,何况曹府那么一大家子人?所以官员都想方设法捞钱,白钱、黑钱、灰钱都挣。
清朝也有清官。康熙年间就有一个大清官叫于成龙,吃糠咽菜,长年不知道肉味。可不是所有人思想境界都这么高,肯于安贫乐道。清朝官吏贪污是很普遍的事。
“火耗银“是当时最普遍,甚至是公开的贪污途径。
“火耗” 的本意是一种损耗补偿。百姓交税用的是碎银子。碎银子汇集到官府需要化成银条银锭。银子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为了弥补这种损耗,官府在收税时通常多收一点,称之为“火耗”。
现在也有“火耗”一说。比方拿旧金饰去金店换新式样的金饰,金店会在加收手工费的同时,扣除大约2%的金子重量。这被扣除的2%就是火耗。因为金子化掉再加工成型会有微量的损失。
清朝官方对火耗没有明文规定,完全由各地自行征收。有收50%的。有收80%的。有更狠的收两倍、三倍的。多收的火耗也不上交国库,留做地方支配。于是火耗就成了官员们的唐僧肉。当然,老百姓可就遭殃了,加重了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雍正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也就是说每两银子加5%的“火耗”。不能随意更改。并且“火耗归公”上缴国库。你工资低我可以给你涨工资,但你不能巧立名目搜刮百姓。
雍正给的“养廉银”相当于官员年收入的十倍以上。比方五品官的养廉银是2400两,相当于48万。
这钱就从收上来的“火耗”里出。雍正把“火耗”收上来,拿出一部分作为“养廉银”发下去。
5%的“火耗”的一部分就能让官员涨十倍的工资。想象一下,“火耗”百分几十、几百时,官员能得多少?
这也就容易理解,曹寅只不过五品官,却能过着妻妾成群、奴仆无数的生活。曹府横跨一条街,装修豪华有“白玉为堂金作马”之说。后花园大观园是公家出钱修的,一寸风景一寸金,有山有水有树林,亭台楼榭星罗布,湖边还有别墅群。那日子过的,真的是: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吃喝基本靠请,住房基本靠送。
这样的生活即便工资涨十倍也做不到。所以官员该贪还是贪。
雍正查亏空时,有人告发山西巡抚勒索属下州县孝敬银子450万两。雍正将其家产充公,仍差20万两,勒令家人赔偿。
一个地方官贪污的公款比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都多。
这其实不算啥。乾隆的宠臣和珅被抄出11亿两白银的家产,相当于清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
清朝贪污成风,吏治败坏得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