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译被高顺接纳,并且任命东宫的消息传出,很多担心出身的官员都松了口气。
铜雀台更加热闹了,很多之前观望的他国官员出现,不只是周国,还有陈国的官员。
对于这些官员,吏部需要严加审查,对每个人都很重视,尽量保证没有细作,同时又避免凤雏的遭遇。
为了表示公平,高顺特意手书一幅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横批:公平取仕。
不论出身,不问前尘,只要清白,有真才实学,根据所长经过考核,都可以得到任用。
然而这个待遇只有外国人有,这就引起了齐国人的不满,但高顺接下来公布一道政令,顿时压下所有声音。
“从今年起科举细致划分,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无需举荐皆可参加。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等。
此外还有武举,考核武功和兵法,无论文举还是武举,只有齐国百姓才可以参加。”
高顺借此机会彻底完善了科举制度,参考历代科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论出身,寒门士子也可以参加,而且科目种类繁多,哪怕是木匠、瓦匠也可以参加工部的考试,有点类似后世的专业工种。
一个招贤令,再次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之前有人担心外臣太多鸠占鹊巢,高顺告诉他们他们想多了。
当然,如果羡慕齐国的待遇,也可以加入齐国,不过加入后需要官府考察三年,考察通过后才享受国民待遇。
考察期间除了无法参加考试,其余没有什么特殊对待,对于读书人来说三年正好熟悉齐国的科举制度。
在邺城转了两天,郑译感觉自己在做梦,说好的破坏招贤呢,怎么越搞越红火了。
郑译很想躲起来,可高顺偏偏要带着他,每天都出现在铜雀台,仿佛在告诉人们。
“你们看,这位是周国的大官,现在是东宫长史,是孤的心腹,你们还担心什么呢!”
由于高顺一直盯着,郑译根本没办法搞小动作,高顺心中得意,他要让杨坚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作为周国来的最大的官,有他这个榜样在,其他官员确实安心很多,高顺也都做了妥善安排。
在那些人中,郑译还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可看他的眼神着实气人。
“你们看什么,老子不是叛徒,不要那么看我,老子是被逼的,你们这群……”
郑译在心里大骂,骂着骂着就骂不下去了,他现在哪有资格骂别人,杨坚若是知道他这样,不怀疑都出鬼了。
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
长安,隋国公府。
看着手下带回来的消息,杨坚面色阴沉,他自然知道这是高顺的计谋,这是在捧杀郑译。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郑译入齐,周国还没有表明态度,如果他此时出声叱责,就等于打自己的脸。
可如果不出声,难不成就让齐国一直挖墙角?
这会儿可不是春秋时期,人们为了出人头地游历列国,虽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可谁能放心他国之人掌权?
一共就三个国家,可以说是泾渭分明,统治者相互敌视,没人会把对方当朋友。
然而就在这种局势下,世家却可以左右逢源,这就很让人讨厌,所以宇文邕和陈顼也讨厌世家。
可要想巩固地位,还必须依靠世家,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世家都要高人一等。
所以高顺完善科举,启用寒门,看似是无心之举,实则用心很深。
高顺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用来对抗世家,而且高顺也懂得一些平衡之道,就比如独孤永业和斛律光。
“郑译怕是回不来了,不过也没什么要紧,就让他留在齐国,日后也许会有大用。”
刘昉则有些担忧地问道:“高广敬如此施为,恐怕有很多人会受其蛊惑,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满啊!”
“如此摇摆不定,留之也是无用,高家既然愿意收,那就全给他们好了,你去……”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铜雀台,高顺正对着有些生无可恋的郑译侃侃而谈,想要让郑译老实,他必须给他洗脑。
经过几天的折磨,郑译慢慢卸下了伪装,可是为了活命,他还不得不坚持。
“殿下,有……”
一个侍卫忽然走到近前,在高顺耳边耳语了两句,高顺闻言皱眉,心说这杨坚还真是不死心。
他这边刚得到消息,就见下方来了一群人,大概有五六十人,这些人被侍卫押着,不让他们乱走。
“我们要见太子殿下!”
“我们大老远的从周国前来,凭什么不让我们当官!”
原本安定的氛围瞬间被打破,这群人一看就来者不善,其中有不少人根本不是读书人。
“诸位,招贤令招的是贤人,要么是读书人,要么有一技之长,诸位既不识字,又不会做工,这里实在无法接纳各位,各位还是请回吧!”
“好,既然说是读书人,那我会读书认字,你们为什么不用我!”
看到这一幕,高顺冷笑不语,这些日子铜雀台收了不少人,却也拒了不少人。
被拒之人要么是身无长物,要么是品行不端,这样的人留下来也没用,更不用说当官。
原本这些人都是独来独往,被婉拒之后羞愧离开,给了盘缠让他们离开,谁知道他们竟然回来了,还聚在了一起。
这其中一定有人鼓动,高顺看了旁边的郑译一眼,笑道:“此事先生怎么看。”
郑译愣了一下,摇头道:“臣,不知。”
他倒是光棍,竟然说不知道,难不成他要学徐庶,这样倒也省心。
“你们颁布招贤令,不是说有本事的都可以来么,我们都有本事,凭什么不用我们!”
那官员解释了半天,奈何这些人实在不讲理,有官员赶紧来请教高顺,高顺也不避讳郑译。
“他们说的没错,是人就有作用,这些人虽然身无长处,可也又把子力气。
城外的作坊一直缺人,一日三餐还给工钱,那也是朝廷的产业,就让他们去那里吧!”
官员听高顺这么一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正常作坊只给两餐,工钱都正常给。
而给三餐的地方不是寻常的地方,而是采石场和煤矿,那里又苦又累,确实不容易招人,哪怕工钱给的多本地人也没人去。
官员得了高顺的旨意,然后就把人都带走了,临走前还喊了一声:“还有没有了,殿下仁慈,特意给你们安排了去处。”
这些人不明所以,还真以为自己是去当官的,事实上这些天招收的人才,大多数只能为吏。
别看职位不高,但都是知人善用,发挥所长,要想当大官,那就必须有能力。
在官军的带领下,这群人来到采石场,其中有人看到这一幕转身就要走,却被刀剑拦住。
“是你们带的头吧,殿下早就识破你们的伎俩,来都来了还想跑?”
带头的两三人面色惨白,这里地处偏僻,周围还有人把守,之前倒不是防止有人逃跑,主要是这里有高顺的秘密。
无论是火药还是水泥,都需要矿物质,高顺让工部派人研究,自然要防止泄密。
阴谋阳谋都被高顺破解,招贤令持续一个月后落幕,选拔了上千名人才,其中一部分留在了邺城,剩下的大多数都被送到了辽州。
此时独孤永业正带着兵马进攻一个部落,契丹人到底是马上民族,打起来兵部容易。
然而接下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儿去做,修建城池,设立州府,为了自己的地盘,他倒是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