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1022章 欲让陕西北路稳固需要做些什么(第二更)

第1031章

“如今,差役实在是不够用了,小侄还特地从厢军之中抽调了五千人马,数百辆车专门充当护送队来着。”王洋长叹了一口气道,这对于他而言,绝对是幸福的烦恼。

“听到你这么说,那老夫可就放心多了,等老夫从这里回到东京汴梁,再等那刘挚来到此地,怕是还得差不多两个月的光景,这点时间,也该够你折腾的了。”说到了这里,苏东坡不禁笑道。

“在那之后,就只能靠你自个了,老夫远在东京汴梁,对这陕西路,可就是没什么话语权喽……”

“伯父您已经帮了小侄太多的忙了,此番回东京汴梁,也该好好的休生养息一番,可惜小侄不能与您同行,不然……”王洋砸了砸嘴,眼中满满的尽是灼热的斗志。

“若是能够与伯父您一同在朝**进同退,相信一定很有趣。”

苏东坡砸了砸嘴,一想到真要是自己与王洋这货同在朝中,唔,似乎还真跟这家伙说的似的,那么朝堂一定会非常的热闹。

“你倒是想得美,可惜,想得太美喽,你呀,最少还得这个数……”苏东坡翘起了五根手指头,不过想了想之后,又收回了两根手指头。

“三年?”王洋微微一愣,虽然苏东坡这位老司机平时有些不靠谱,但是谈论正事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他既然敢说三年,那么,相信时间出入应该不会太大。

这让王洋不禁下意识地摸着下巴仔细盘算起来。“若只是三年的话,那小侄可真得抓紧时间了。”

“怎么,你又想要抓紧时间干嘛,难道你还想这三年之内又要鼓捣点什么妖蛾子出来不成?”

“哪能啊,小侄哪里是那种人。”王洋笑得很是诚实,就好像是一位憨厚实在的老农。

苏东坡也笑了,只是笑得份外的轻蔑。“你就是那种人,别以为老夫好忽悠。”

“小侄可一直都把您老人家视为学习的偶像,怎么可能忽悠您?只不过嘛,小侄既然主持那陕西北路,地处夏辽交界,想要让陕西北路能够稳固,总得做些什么才是……”

“这话到是在理,如今,辽国在这河东路屯以重兵,而西夏的疆土,已经被我大宋和北辽瓜分了过半。仅剩下兴庆府一带以及河套西侧,以那些党项人的性子,定然不肯就此罢休。”苏东坡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而北辽嘛,呵呵,那位北辽天子吟诗作对,走马游猎是把好手,可若论起治国安民,怕是连一州县主政之官都不如。”

“若不是辽国本钱雄厚,疆域广阔,焉能支持到今天……”

听着王洋在跟前的解释和想法,苏东坡也渐渐明白了王洋的心思,是啊,大宋这些年来,在陕西路一带,每年的军费投入,都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目。

因为这里常年会与西夏发生战争,每当战事一起,几十万上百万贯的军费,就特么的跟打了水漂似的,扔下去就没了。

近百年来,每年在陕西路,因为战事而追加的军费,都接近百万之数。亦让整个陕西北路地区烽火连天,百业凋零,百姓们流离失所。

特别是在与西夏交界的诸州之地,百里荒无人烟更是很正常的事。而直到大宋夺取了盐、宥、洪三州之地,将战线置前,这才稍稍好过一些。

而今,陕西北路组建完毕,亦导致了大量逃散往陕西路中、南部地区的百姓们开始回流。

可问题是,大多数流散的百姓,他们的土地,要么荒芜,要么就是被人侵占。幸好,王洋来了,一招银行农业贷款迁徙百姓,总算是解决了陕西路北部诸州的大难题。

而今,不少背井离乡,散落到了陕西路中、南部地区的百姓们,也在陕西北路的策略大力宣传之下,开始兴起了回流民潮,只不过他们不是回归家乡,而是朝着陕西北路而去。

毕竟,连续数年来的大宋胜绩,不仅仅轰动了大宋全境,天下诸国,同样也给那些底层的百姓们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再加上官方的宣传政策,哪怕是半信半疑,可是为了能够活得更好,仍旧有许许多多的百姓们携家带口的坐上了前往陕西北路车辆,沿着那笔直平缓的水泥直道,向着陕西北路而去。

现如今,不论田间乡野的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游街窜巷的商贩走卒,又或者是高高在庙堂之上的大宋重臣们,都不得不承认。

水泥直道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道路通畅和便捷,更重要的是,这种只需要少量人员便能够养护好,而且不惧水淹水浸的水泥直道,不仅仅让百姓们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就连大宋的大规模军事调动,也能够借助着水泥直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动性。

过去,一万人马从长安府前往环州,至少需要近十五日的光景,而且若是遇上了雨雪天气,呵呵,这个时间至少还要再加上五天。

但是现如今呢,笔直而又宽阔的大道,不再像过去那般蜿蜒曲折,而是许多的地方遇山开山,遇上架桥,所以,道路直接就比过去缩短了近一百多里地。

而且,中间以石块分隔开来的水泥直道,就算是十名将士并肩而行都嫌宽敞,并且这只是一侧道路,还不会影响到对面行来的马车行人的通行。

前段时间,苏东坡特地进行了一次试验,让一千禁军冒着风雪,由长安府出发,运送两百车水泥前往环州,只花了九天的时间。

再有,过去从长安府前往东京汴梁,这条过去都会因为往来车马过于频繁而时常损坏,几乎年年都要派遣大量的劳役维护的道路,自打铺设成为了水泥直道之后,使得路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不再像过去那般拥堵。

自然通行也显得流畅了许多,老百姓们可是对于这条大宋最主要的主干道交口称赞不已。

现如今,如果单单以道路交通的顺畅程度来进行比较的话,陕西路以及陕西北路的交通,已然比之过去,可是上升了好几个级别。

过去,大宋的禁军如此要赶往陕西路,哪怕是一路紧赶慢赶,也需要一个月又十日的样子。

而今可以从东京汴梁直出,直接沿水泥直路先是赶到华州,然后从华州折道向北,经耀州同官县,一路北行,直入环州,所耗之时日,不过二十余日,不足一月。足足减少了十一二天的时间。

喜欢自古红楼出才子请大家收藏:(www.autogms.com)自古红楼出才子樂乎讀書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