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347章 变法的特区?什么鬼意思(第一更)

第345章

当赵煦身边的护卫赶了过去之后,暗中示意了赵佶与王洋之后,两人着实也吃了一惊,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段时间心情郁闷而一直没有出宫的赵煦居然会来到这蹴鞠场边观球。

两人跟其他人招呼了一声之后,便随着这名护卫一起来到了距离球场不远处的一家清静雅致的酒楼之内。而赵煦已然等候在此。

“十一郎,不错嘛,没有想到你在蹴鞠场上,居然是一员悍将,了不得。还有巫山先生你谈笑用兵,胸有韬略,稍加点拔,就让万红队能够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反败为胜,实在是让朕都觉得很是过瘾哪……”

王洋客气几句之后笑着解释道。“陛下圣明,这蹴鞠的排兵布阵之首,的确是暗合兵法,虽然临场发挥,将士用命很重要,但是前期的工作也很重要。”

赵煦听得此言,大感兴趣地道。“前期的工作指的是哪些呢?”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王某在这场比赛之前,就已经仔细的分析过了韩家庄队的队员和他们习惯性的排兵布阵。又从其他方面得知了韩家庄队内以这位七号的薪水为最高……”

“综合种种迹象,再加上上半场对方七号的表现,足得确定,这位七号就是韩家庄队的灵魂人物,所以,王某这才会在下半场的时候,派出了人去专门盯住他,扰乱韩家庄队的根脚……”

“原来如此,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赵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再过不到一个月,可就要殿试了,二位切莫因为这蹴鞠而耽搁了正事才好。”

“官家放心,臣弟定然不负官家所望。至于先生,以先生之大材,也定然能够一鸣惊人的。”赵佶很是信心十足地道,嗯,他对王洋的信心甚至比对他自己的信心还要足上三分。

“那就好……”赵煦满意地点了点头,想了想之后,不禁长叹了声,一口抽干了一大杯的闷酒。

“陛下莫非遇上了什么心烦的事情?”王洋看到赵煦那副模样,自然是很给面子的伸出了台阶。

“还能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朕哪怕是成了亲,可想要临朝听政,还得看皇祖母的心情。”赵煦无奈地说道。

“皇祖母过去借口朕太过年少,而今朕已然着冠,当可娶亲成年,到了这样的时候,她却还一心想要把持朝政……”

听着这样的老生长谈,王洋也很无奈,因为已经听得太多遍同样的吐槽了,可问题是天子要吐,难道你还能把耳朵给塞起来不听?

等那赵煦叽叽歪歪半天之后,王洋这才劝道。“陛下,太皇太后终究年纪大了,其实依王某之见,太皇太后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权力,怕是还有一种担心……”

“担心朕会效法我父皇那般变革新法是吧?”赵煦又不傻,自然听得出王洋的意思。

“父皇之变法,乃是锐意进取之道,变法之途,自然会出现一些困难,可是又岂能因噎废食?……”

“陛下此言甚善,其实王某也觉得,我大宋立国百年,沉疴积重难返,的确已经到了危急存忘之秋矣。”王洋当然不会跟这位少年天子硬顶,而是很仇敌同概地点了点头答道。

“你也觉得我朝当变?”赵煦不禁一喜,嗯,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位巫山先生果然是跟自己站在一边的。

“但是反对派的力量很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昔日安石先生变法的手段显得有些过于冒进了,若是以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来做,不但可以消弭掉绝大部份的反对声音,而且还能够让百姓们真正受益……”

“温水煮青蛙?可是,若是慢吞吞的,那变法何时得以实现?……”赵煦是天子虽然不是农村娃,但好歹也能明白这个比喻是啥子意思。

“王某自然也恨不得能够三年五载,就能得见我大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可是陛下,我大宋江山何止万里,百姓何止千万,而且我大宋的沉疴可是牵涉到了每一个阶层……”

赵佶看着王洋与官家,虽然官家的语气不善,但是王洋却半点也没有害怕甚至是畏言的意思,而是侃侃而言。

由浅入深的在赵煦面前分析着父皇时期变法的得失,然后又指出了当时变法之中的种种不足与冒进。

可谓是有条有理,有实有据,让官家虽然心里边有些不舒服,可也不得不承认王洋说的很有道理。

重要的是,王洋并不是否认变法,而只是认为当时的变法太过急功近利,这这是能够让赵煦能够继续心平气和的坐在这里倾听的原因。

“……所以,王某还是那句话,世易时移,变法正当其时,然尔变法乃是一项容易撼动国之根本之事,所以,当由点及面,渐进式的变法,更为适宜。”王洋抹了抹嘴角的白沫,又抽干了一碗酒之后继续说道。

“敢问先生,为谓由点及面?”这个时候,赵煦脸上再没有之前的不耐烦或者是不情愿,王洋方面的那些话,着实让他大受震动,获益非浅。

毕竟,赵煦虽然是大宋天子,可是自从他老爹呃屁之后,变法新党全都被驱赶到荒郊野地里边蹲着喝西北风去了。

留在朝堂之内的,除了那些旧党重臣之外,只剩下一帮子见风就倒的骑墙派。赵煦虽然自小就立志要向父亲一样为大宋带来不同,一定要变法。

要问题是变法该怎么变,该如何变?对于他而言,完全就是一头雾水,更多的,只能从过去王安石与父皇的事迹里边去寻找变法的足迹。

但是,除了前人的经验之外,赵煦就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与渠道去了解,变法对于大宋的影响和变法的利弊。

而王洋的这番解释,仿佛给赵煦这位少年天子推开了一扇窗,让他明白了,其中有几项变法对于百姓的利益与弊端之处。

“由点及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设立一个变法的地点,我称之为特区……”王洋翘起了一根食指,点向虚空之中的某处,而赵佶与那赵煦的目光都追随着那根手指头,似乎觉得他的手指,就是一根神奇的,可以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一般。

“变法的特区……”赵佶与赵煦都有些懵逼地看着王洋,这话是什么鬼意思?

喜欢自古红楼出才子请大家收藏:(www.autogms.com)自古红楼出才子樂乎讀書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