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明逆子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吓你一跳

大明逆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吓你一跳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30 22:46:27

你丁怀甲口无遮拦不带脑子,这就是你自己找死了。太子殿下好不容易来给万岁爷献美食,还是玉米。

你倒是好,大嘴巴嘟嘟的说这玉米是贱民果腹之物。你既得罪了崇祯,等于是在变相的骂崇祯是贱民。又得罪了太子。你的意思是,太子爷拿贱民吃的食物给皇帝了?

你难道忘了,那位口口声声五年可平辽的袁都督是怎么死的了么。丁怀甲啊丁怀甲,别以为你进了户部,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就自以为自己懂得多了。

你认识玉米又怎样,做臣子的要处处谨小慎微。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不懂么。

丁怀甲当然懂,只是他适才确实大脑走神了。在这紫禁城的皇宫里,突然见到这种稀罕的玉米,他忘了自己是谁了。

一言闯下大祸,崇祯铁青着脸:“来人,将丁怀甲拖将出去,重打二十大板!抄家,发配充军!”

丁怀甲一听,当即晕了过去。

就为一句话,抄家充军?

当然不单单是,崇祯又何尝不想拿这几个狗官祭天。可他最终听从了朱慈烺的劝,暂时不要动这些官员。现在动了,可能会牵涉到根基。

如果非要动,至少也得等先把三大营整顿好了再说。使得京师成为铁桶江山,那个时候不怕流寇来攻,不怕建奴来犯的时候。在慢慢收拾这些官员也不迟,现在不行。

既然不行,就逼着他们捐款。而本来其实崇祯是窝着一肚子火的,正好这丁怀甲又自己作死的撞倒枪口上来,不拿你祭天拿谁去。

丁怀甲被拖出去的时候,几个臣子没有一个人敢发一言。大概他们也知道,不作不死,丁怀甲这是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

更恼怒的是朱慈烺,他本想给崇祯个惊喜。结果变成了噩梦,都怪丁怀甲这个王八蛋。

“父皇,莫要被这奸逆小人扰了兴致。这可不是什么贱民果腹之物,我大伯母吃过,赞不绝口。”

崇祯一愣,这才拿起一小块放在嘴里嚼了嚼,然后不知可否的“嗯”了一声。说不上多好吃,也说不上不好吃。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南方进宫来的一件稀罕物而已。

“父皇可知,此物从何而来?”

崇祯摇了摇头:“不会是福建送来的贡品吧。”

“不是,就是慈宁宫后花园,儿臣着人种出来的。”

崇祯大吃一惊,种出来在慈宁宫搞了块地,他是略有耳闻的。本来,他还想把这个逆子提到跟前臭骂一顿。

可仔细想想,慈宁宫是懿安皇后的寝宫。这事八成和皇嫂有关,想到这里,崇祯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一直以为,朱慈烺不过小孩子心性的玩闹罢了。在紫禁城种粮食,似乎也算不得什么违禁。而且,历朝历代后宫都以在宫中桑蚕为美谈。只是崇祯怕耽误了朱慈烺的课业,后来得知他不过是派了一个小太监管理种植,当下也没有再过问。至于种的什么,崇祯更是没有兴趣了。

此时崇祯却是被吓了一跳,玉米可是南方植物。怎么在北方的北京城,居然也能种植成功。

病急乱投医的崇祯,忍不住脱口而出:“产量如何,可否耐旱?”

说完,崇祯就有些后悔了。他不该如此急躁的,这怎么可能。即便是能在北京城种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朱纯臣等几个臣子也是暗暗摇头,万岁爷想高产作物,想的都要发疯了。

朱慈烺没有回答,只是说道:“父皇,不如无事,咱们一同到慈宁宫后花园去看看便是。”

一听这个,臣子登时没了兴趣:“罢了,朕还有事。你送的点心很好,有心了。记得多温习功课,跪安吧。”

“父皇...”

崇祯摆了摆手,突然又意兴阑珊起来。所有人,就没有一个省心的。事事都要自己来操心,所有的麻烦所有的压力都自己一个人在抗。崇祯都快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看着一旁的朱慈烺,崇祯甚至于有些心疼起来。将来,大明这幅重担还是要你来抗的。做皇帝,真的未必是一件好事。

崇祯是听不进去自己的劝了,还好,大概是救了朱纯臣这个狗官一命的原因。这时候朱纯臣站出来,施礼道:“万岁爷,太子殿下能在这北京城种出这种玉米。想来北方或可能种亦未可知,不如万岁移驾慈宁宫,前往一观也无妨,这可是太子殿下的一番心意。”

没错啊,这可是你儿子,种了这几亩地就是为了让你看看呢。你不去,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看着朱慈烺期盼的眼神,崇祯皇帝心中一动,他不忍在拂逆儿子的一片心意,点点头:“既如此,诸位爱卿,随朕一同前往吧。”

后宫,臣子们是不能随便前往的。即便是太医,也得有自己的规矩。还要宫人陪伴,方可入内。而且还是得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嫔妃们瞧病。

所以那些嫔妃和太医有染,和侍卫有一腿的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除非这嫔妃足够恩宠,权利足够大又另说。

既然有崇祯的旨意,后宫的嫔妃宫女们必须得暂避。然后,崇祯带着乾清宫的几个臣子,陪着朱慈烺一起前往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后花园并不大,约莫五六亩地吧。因为整个后花园也不过十余亩地,大部分都被开垦成了土地。

崇祯引着百官来的时候,着实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崇祯并不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在做信王的时候,多多少少他还是对农作物有一些粗浅的了解的。但是眼前的这几亩地,种植的作物他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且不说高高的玉米杆,还有趴在地上的红薯、还有哪些一片片叶子锦簇在一起的花生,这些,都不是北京城周边种植的作物。

更重要的,这些作物长势之茂盛,令人匪夷所思。花生和红薯的产量不知道,因为都埋在土里。但这一片硕果累累的玉米,可是真真切切的展现在众人眼前的。

修长的玉米**,斜长在玉米杆上,似乎在炫耀着自己的产量,粗略估计,这一亩地的产量,足足顶上十亩的粟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