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太祖进军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是首先攻取山东,进而转战河南占领潼关;
第二步是攻占元大都,消灭元朝,获取天下人心的支持;
第三步,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北伐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实施的。
然而攻占南京,称王建制。这个套路是不是有些眼熟?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比如说江东孙氏,或者是清末差点把清朝提前搞翻的洪秀全。但是为什么就朱元璋成功了?别人都不行呢?
最为关键的这一步出策略的人到底是怎么计划的呢?
先来说说朱升其人,(元大德三年1299年-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弃官避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
从他的履历上可以看出来,他不出名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洪武三年就去世了,根据这个推测所以他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的名气,这会是原因吗?
话说,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然而他在官修正史《明史·朱升传》、《朱枫林集·学士朱升传》中的主要功绩的记载是为大明制定了礼乐制度,并收集后妃的故事,编修了《女诫》一书。
当然比起建议建立南京根据地,徐徐图之。坐山观虎斗,看着周围的那些人称帝互相攻杀。这种安邦定国的大功,与著书比起来肯定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正史认定他的最大功绩是《女诫》而不是从龙问鼎之功呢?
我们来仔细梳理他的一生,他出生书香门第,朱升生于安徽省休宁县迥溪乡台子上村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年幼拜师求学,朱升八岁时,拜在迥溪开馆讲学的江敏求老先生门下,这里可以看出他家境殷实,因为介绍朱八八的时候,他是生时家徒四壁上无片瓦,死无立锥得借地葬亲,而这位生在同在安徽的朱升则可以求学,设想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以此推断他家应该算是较为殷实的家族。
在江敏求学馆里求读四年,十二岁后,又拜在休宁海阳开馆讲学的金斋谕老先生门下,在金斋谕学馆里求读了四年,后因金斋谕老先生老迈年高才离开。十七岁初拜在休宁霞瀛开馆讲学的陈栎老先生门下,十九岁时,经陈栎推荐,在县里考上秀才。继而在故里开馆讲学,伴以务农。
他学成之后开始编纂著作,朱升二十四岁时,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千古传说,编写了第一本专著《墨庄率意录》,二十六岁时,将自己观察、研究的星象变化、占卜的方术,整理成《星卦提纲》一书,三十五岁时,将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实践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一书,三十九岁时,将历年研究的战国时《魏文征集》各国刑书,以及由他的老师李悝编就的《德经》,经过考证,辑订为《刑统赋解》一书,并自刻问世。元末至正癸末年伙同契友赵东山徒奔九江湓浦拜读在理学家黄楚望老先生门下,后归讲学于郡城紫阳祠。
隐居讲学,不当元朝的官。至正元年,登乡贡进士。过了四年,授池州路学正,但拖至五十二岁才赴任,因整治儒学**,制订校规,师生安心。三年后,便放弃官位,向南归去。池州兵荒马乱,于是移居歙县石门开馆讲学。
前文说过他助明开国,投效于朱元璋账下。那是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朱元璋所以在至正二十四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功成身退,致仕请归,晚年安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大军兵降方国珍,天下大局已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元洪武。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朱升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因为年纪较大,他特免朝谒。他为官十多年,深受器重。
明朝开国颁赐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陶安、范常、秦中、陈德等的制诰文字、皇室礼乐制度及各种诏令大多由其执笔。他还受命收集古代后妃故事,与诸儒编修《女诫》一书,以防后宫干政败坏朝政。
明朝出了有名的贤德皇后,护国太后,就算是后期有太监勾结客氏扰乱朝纲,但是导致后宫干政败坏朝政,导致皇权旁落外戚弄权的汉朝旧事没有发生,这不能不说有一定太祖高皇帝钦定《女诫》的功劳,也有朱升的功劳。不所谓不大,所以明史上如此说,也算公正吧。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葬于盐城西区北龙港镇南龙港东首文曲沟北,虽然是病逝他乡,但是和其他老哥们比起来,也全是享福了,没有被充军杀头,诛杀三族什么的。
享福的朱升一生有二十四本专著,著有《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旁注、书传辑正、书传补正、老子孙子旁注,还有小四书小学名、数医家诸书、葬书、内外传、刑统传解等,传世的有《前图》二卷、《枫林集》十卷,《四库总目》另有前图二卷,传于世。
从他的著书种类来看,说是学究天人,通古晓今也不为过了。其实一个有学问的人看透了一些时代发生的规矩,能正确的剥开历史的迷雾知道未来那一条路相对正确,其实很难。
就像我们打战略游戏,身在局中,没有开上帝视角,要同事对付好几个高手,是很难取得胜利的。
我们剥开历史的迷雾来看看当年的朱元璋和朱升。
这朱升是什么人呢?和朱元璋又有何关系?其中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一窥端倪。
朱元璋还在当初起兵反元时,就胸怀大志,有吞吐夭下的气概。他经常穿着便装,走村串乡,访求贤达,为一统天下做准备。
有一年的夏天,他带领部队路过徽州,等部队安营扎寨之后,他悄悄对谋士李善长说:“咱俩出去走走。”李善长心里明白,朱元璋又要私访贤人了。可是他们骑了大半天马,晒得唇干舌燥,头昏脑胀,出去很辛苦的。如果身体累垮了,明天就走不成了。
于是他就劝朱元璋说:“主公,今日是小鬼闹判官的日子,出门不吉,我看,还是明夭再去吧。“哪知朱元璋的心情很迫切,根本不在乎地说:“常言道:‘一正压百邪’。我们都是行伍出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都毫不惧怕,怎么能怕鬼呢?走吧。“李善长见劝阻不住,只得跟着朱元璋前行。
不久,出乎他意外的是,有一户人家正在张灯结彩大办喜事。只见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朱元璋拉住李善长的手间:“你说今天是小鬼闹判官的日子,这一家怎么办起喜事来了?”李善长一时也不知何故,就打了一个圆场说:“主公,你求贤若渴,什么都不顾;人家抱孙心切,不也是顺理成章吗!”
这时,一位身穿新衣,满面红光的老大娘送客出来。朱元璋上前拜了一拜说:“大娘,我有一事向你讨教。”老大娘说:“这位客人,有话请讲。”朱元璋元冷指着喜联说;“令天是小鬼闹判官的日子,你们为什么偏偏在今天办喜事呢?难道不忌讳吗?”
老大娘听后笑着说:“不错,今天日历书上虽然不好,但实际上却是大吉大利,因为朱元璋率兵到来,带来了喜气。这里的百姓都说‘大帅到,百鬼不敢闹‘。“朱元璋一听,暗暗吃惊。行军打仗,变化多端,今天在何处,明天在哪里,连自己也不能说得准,为什么老百姓却猜得这么准呢?他继续间老大娘:“你怎么知道朱元璋今天要到?“老大娘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会知道这等大事,这是南山一个叫朱升的老先生说的。”
朱元璋想,这朱升简直就是孔明再世了,如果能把这个人请出山来,他肯定会给自己提供许多有益的计谋,这对自己统一天下是大有好处的。于是他向老大娘问了去南山怎么走,就带着李善长前行。
他们急急出了城,一路上,又见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家家户户都把多年用的蔑圈拿出来洗刷晒补。朱元璋心想:今年麦子刚黄,就这样忙起囤粮的家什,有什么用呢,难道真能派上用场不成?于是他就向一个老农询间:“老大爷,今年大丰收啦!”老大爷高兴地说:“一定是个大丰年哩,你看看那麦穗,像狗尾巴,沉甸甸的,‘家要富,靠余粮,国要靠余粮啊,所以我们都晒起这些东西来了。”“好主意,这是您老人家想出来的吗?”朱元璋间。老农忙说:“我哪有这本事,这是南山朱升讲的,他说太平日子就要来了。”
朱元璋想,又是朱升,看来这个朱升的确是个人物,一定得见见才好。想着,就赶马飞奔,不一会儿,就到了南山脚下。
他二人登上山,来到一幢小木屋前。只见柴门掩着,门上春节时贴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字迹模糊了,但细心辩认,还勉强能够读出来:荒衬教读,心来子孙;野山求贤,志在社极。
李长善看了,摇了摇头,嘀咕道:“好大的口气。”朱元璋说;“善长,没有真本事,是不敢如此自负的。我们还是进去看看吧。”
两人弯着腰走进屋里,里面油灯如豆,两个老头儿正在下棋。东边坐着的那位,面孔黝黑,黑胡须,一副乡村老农的打扮;西面坐着的那个,百孔白哲,长须飘拱,是个塾师的模样。
他们下棋专注,连有人进来了,都好像全无象觉。李善长急了,刚开口叫道:“先生——”白面老者指指棋盘上的一句话,李善长一看,原来是“看棋不语真君子”:他只好苦笑着看着朱元璋,朱元珠示愈他在棋盘边上的小凳子上坐下来。
过了一会儿,两位老者下完了棋,白面老者站起来,向朱元璋作了一个揖说:“读书人朱升,才疏学浅,知道大帅要来,可是谁知老友抢先一步。农家难得有个空闲,只好委屈大帅一时,希望大帅不要见怪。”朱元璋忙站起身,答礼道:“哪里,哪里,我久仰先生的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这时,黑须老者端上茶来。朱元璋呷了一口,说:“朱老先生,我长年率军东征西讨,作战不可不谓勇猛,可是不知怎么的,总是觉得成效不显,请您不吝赐教。”
朱升点头致意。这时黑须老者已经摆上饭菜,朱升拱手相邀,说:“大帅和李先生请,全是山村野味,不成敬意,请请。”
他们边吃边谈,十分投机。饭后,撤去了碗碟,朱升展纸桌上,望着朱元璋说:“大帅,我愿送您九个字、”就笔走龙蛇,写了九个大字: 高筑琦;广积旅;缓称王。
朱元璋看后,略思片刻,说;“高明!我一定铭记在心。”
这天晚上,朱元璋就住在朱升的小屋里。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娓娓而谈,直到东方发白。临走时,朱元璋一再请求朱升跟他回军营去,朱升说:“我年纪大了,有许多怪毛病,我这九个字,一字三个月,二年一季后,我才能出门,请大帅不要勉强。”朱元璋诚恳地说:“好,那么我就尊重先生的意见。二十七个月后,我定来邀请先生,到时候希望老先生不要推辞。”朱升微笑着说:“到时天公自有安排。”
朱元璋回到军营后,就按照朱升的九字真盲办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就推翻了元朝,统一了天下并在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这时,他想起朱升,就与军师刘伯温商量,如何礼邀朱升,谁知门外送来一份案报,说:“皇上,这是徽州一位故人送给万岁的。朱元璋接到手一看,正是朱升的亲笔信。上面写道:山村教读遇圣颜,九字真言方得传;如今天下归一统,何需老儒再出山!
朱元璋读后,知道不管怎么请,朱升也是不会再出来的了,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虽然与正史不符合,但是好多细节是对得上号的,且当一个参考看一看吧。
威力巨大的九字真言到底秒在哪里?看看我们现在盛世腾飞,国家富强就知道了。自不用我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