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国功夫历来是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也衍生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奇故事,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众所周知,武术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而武侠小说是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写成的。那么,中国古代真的有武艺高强的大侠吗?他们所遵循的行为准则由何而来?剑法、拳脚、轻功、暗器……这些“功夫”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儒墨两家均有侠义传统“绿林”本是西汉地名
先秦典籍《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中国功夫最早与“侠客”这一群体有着莫大的关系。关于“侠”的起源,说法不一。章太炎认为儒家与“侠”有关,其在《检论·儒侠》中主张“以儒兼侠”,儒家尚勇,孔子说“勇者不惧”,儒家又尚义,“杀身以成仁”,这些都是“侠”所认同的精神品质。
清代黄山寿《风尘三侠》
鲁迅则认为“侠”与墨家关系紧密,其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墨家以忧患救世为己任,与“侠”在思想观念上非常接近,《淮南子》记载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另外,墨家有很多擅长打仗、专事武力攻伐的专家,墨子本人就曾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止楚攻宋”。还有学者认为“侠”起源于士阶层,先秦的士学习“六艺”,既有“礼乐”的文,也有“射御”的武,侠是从他们中间脱离出来的。总之,侠的起源很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武术的两大基石就是侠义精神和习武传统。
先秦时期,会功夫的人讲求言信行果,倡导敢于为了解救别人而献身,标榜施恩而不图报,豫让、专诸、聂政、荆轲等都是这样的人。汉代则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人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武侠精神,扶危济贫,不计自身得失,如郭解、剧孟等;一部分人则开始走向豪暴,仗着武艺而作恶,成为了匪盗。
2020年度巨制《少年三国志:零》震撼来袭!登录送永久抽将卡!广告
少年三国志:零
立即下载
唐代以前,习武之人要么充当门客依附于权贵,要么将习武作为晋升的途径。到了唐代,“义”被看作是行武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宋明时期,习武之人仍以“忠孝节义”为主导精神,但有了自己独特的栖身场所——“绿林”和“武林”。“绿林”本是一个地名,西汉末年,王凤等人聚集在绿林山中对抗当时的王莽政权,宋代起有了“绿林好汉”的提法。至于民间“武林”的形成,则是为了抵抗异族入侵、维护社会治安,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承认官府的权威。总之,无论身处“绿林”还是“武林”,“江湖义气”都成为习武之人最为重要的观念。
在古代宗法制社会中,一个人沦落江湖,失去家族的庇护,就必须建立新的自保机制,要么采用“结拜”等手段重建亲缘关系,要么就遵循“义”的规则互相帮衬,这就是侠义精神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非武不成侠”,中国武术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则是想象。武术反映的是人们对习武之人的一种期待,希望有超凡本领的人主持正义,因而武艺总是和武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唐代文人多佩剑传统武术没有内外功之分
习武是中国古代的一大传统,虽然后世文学作品多有夸大描写,但许多招式与兵器都有真实的历史源头。例如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宋人话本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但没有详说究竟是哪十八样,到了《水浒传》里,才有明确的说法,即枪、戟、棍、钺、叉、钂、钩、槊、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等,部分是古人实际使用的兵器。
先秦时期,膂力过于常人,或者敏捷矫健的人就是武艺高强之人,他们最为主要的武艺之一是射箭。秦汉以后,剑术成为重要的武术,一些武功高手又被称为“剑客”或“剑士”,“剑”往往是习武之人的标配之一。《汉书·艺文志》有“剑道三十八篇”,这应当是秦汉时期流传的剑法。
唐代文人崇尚侠义精神,尤好剑法,大诗人李白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其《侠客行》有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赠从弟襄阳少府皓》又曰:“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除了李白,与其同时代的崔颢,其《游侠篇》也有任侠之气:“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同一时期,剑也成为了唐代文人们的标准配置。古代有“左琴右剑”的说法,象征着一文一武,和武将不同,读书人的佩剑并不是御敌的兵器,而是一种象征风雅的装饰。在古人眼中,宝剑有君子之德,文人佩剑,意味着尊贵的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