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 (二〇五)释知之极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二〇五)释知之极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4:07

(二〇五)释知之极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欲蔽聪塞明,委心任运,以全其生。《荀子》曰:“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解蔽》。则欲强立一境焉以自画,皆非也。夫人之求知,心之欲也。强抑其心,使之不与物接,以是为养生,吾见其戕贼其身而已矣。若曰:有能“尽伦尽制”者,吾可以之为极焉。则未学,安知其为“尽伦尽制”乎?故曰:二子之说皆非也。

二子之弊,皆由误谓理在于外,睹夫事物之纷纭也,伦理之繁赜也,怵于终身求之,有不能尽,乃欲为是暴弃之计,自画之图;而不知所谓理者,皆在于吾心,而非在于外也。今有二人,同室而处,甲之所知者,乙弗知也;乙之所慕者,甲弗慕也;假有丙丁戊己,其相异也亦然。谓其所直之境有异可乎?故曰:理在吾心也。然人之心,又非自由也。处危弱之国,则思为守御之谋;直凶饥之岁,则欲作富民之计;孔子不言生老病死,释迦不言井田封建,所居之国异也,所直之时异也。然则人所求知,乃其所求之大小多少一视乎其所处之境,一视乎其人心力之强弱。若曰:外境有定,欲求尽知,则生民以来,未有其人。若怀是计,是为狂易,岂徒愚昧而已。庄、荀二子之论,自谓能为求知者立之极,而不知其陷于大愚也。

朱子《大学补传》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其言深切著明,乃昧者必欲诘其豁然贯通,将在何日,此则因人而异,岂能刻期以计哉?人所求知,本非无限,就其所求者,而旦旦用力焉;久之,必自觉有此一境,此无论所求者为何事而皆可以共喻者。若其为学数十年,仍觉茫无把握,则非由于外境之繁,而实缘其心力之弱。遇此等人,自可教以陆子之法,先发其本心之明,大纲提挈来,然后细细理会去。虽大纲已提挈在手,而细细理会之功,仍不可辍;固不当如庄子之自弃,亦不宜如荀子之自画也。若用王阳明之法,以良知为主,随时磨练而即以是为行为之准则,则尤能将朱、陆二子之道,打成一橛。故学至朱、陆二子出,而沉潜高明者,皆可得所遵循;至王子出,而钝根利根皆出一途,澈上澈下更无二致矣;若庄、荀二子之论,则直是浅陋可笑。世每震于先秦诸子之名而不敢议,而不知诸子书中,精绝处固多,粗浅者亦不少,此是时代为之,不宜菲薄古人,然亦不宜轻信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