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 (二〇六)司命与天命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二〇六)司命与天命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4:07

(二〇六)司命与天命

吾读《逸周书·命训篇》,而知世风之日变也。《命训篇》曰:“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夫司德司义而赐之福禄,福、禄在人,能无惩乎?若惩而悔过,则度至于极。言见人得福禄,而己不然,因而自悔其过也。夫或司不义而降之祸,在人,在人上当夺祸字。能无惩乎?若惩而悔过,则度至于极。夫民生而丑,不明,无以明之,能无丑乎?若有丑而竞行不丑,则度至于极。夫民生而乐生,无以谷之,能无劝乎?若劝之以忠,则度至于极。夫民生而恶死,无以畏之,能无恐乎?若恐而承教,则度至于极。六极既通,六间具塞。”极者,尽其所受之谓。凡物皆受命于天,自天之生物言之曰大命,自一物言之曰小命。命各有其短长之数,时曰度,尽其度而无所慊。时曰至于极,极其度之道有六。反是者为六间,故曰“六极通则六间塞”也。

司德,盖即汉人所崇奉之司命也。《礼记·祭法注》:“司命主督察三命。”《疏》:“案《援神契》云: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度,度,今本作庆,误。见下注。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云。”《白虎通·寿命》所言,与此略同,且云:“若言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矣。又欲使民……无滔天;滔天则司命举过,言则用以弊之。”其敬畏之情可想,然其由来则甚古。《管子·法法》曰:“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于人也。曰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卑,有故为其杀生急于司命也。”《庄子·至乐》曰:“庄子至楚,见髑髅因而问之,夜半,髑髅见梦。庄子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知古谓人之死生,悉由司命也。知司命即司德者,古言天地之生物曰道,物有所受于天地曰德。《易·系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管子·心术》曰:“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德者,道之舍。物德以生。”《庄子·天下》亦曰:“物得以生之谓德。”《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易·鼎》之《象辞》曰:“君子以正位凝命。”《庄子·则阳》曰:“非相助以德,相助以消也。”以德与消对言。而《易·升》之《象辞》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知行道有得,为德字后起之义,其初但言有所得而已。故受气于天地亦曰德也。《抱朴子·对俗》引《玉钤经》曰:“上天司命之神,察人过恶。其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微旨》曰:“《易内戒》及《赤松子经》及《河图记命符》皆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人祭酬,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司命即司过,自其察人过恶言之曰司过;自其主人寿命言之曰司命;随所指而异其文,其实一也。道家之言,虽荒诞,必有所本。习俗不能骤变,其为众所共信者,尤必传之自古,故知《周书》《管子》《庄子》及《抱朴子》所引诸书,所言是一事也。

《书·西伯戡黎》曰:“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王曰:乌乎,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乌乎,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左氏》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遂迁于绎。”观纣与邾文公之意,皆不以所行之善恶,与寿命之长短有关。此等见解,殆最古旧。邾文公虽春秋时人,然其见解,固不妨沿之自古。同一时代中人,见解新旧不同,此事之恒见者也。其后,则以为天鉴其善恶而损益之。《无逸》一篇,历举殷周哲王,享国长久;其耽乐者,则亦罔或克寿,言之最深切。《墨子·明鬼下》曰:“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此言天锡人年寿最明白者。孙诒让云:“实当为秦穆公。”详见《间诂》。《墨子·节葬下》曰:“若苟贫,是粢盛酒醴不浄洁也;若苟寡,是事上帝鬼神者寡也;若苟乱,是祭祀不时度也;今又禁止事上帝鬼神,为政若此,上帝鬼神始得从上抚之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无择也。则上帝鬼神降之罪,厉之祸,罚而弃之,则岂不亦乃其所哉!”盖古视天之生杀祸福人,惟其所欲,是以可严威也。墨子背周道,用夏政,其所言,盖夏时人之见解也。其后则不然矣。《礼记·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此其言生物之本也。所谓大一,果何物哉?《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彖辞》。何君《公羊解诂》曰:“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隐公元年。《易说》曰:“有大易,有大初,有大始,有大素。大易者,未见气也;大初者,气之始也;大始者,形之始也;大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周易正义·八论第一》引《乾凿度》。元气初分,轻清上为天,重浊下为地。《庄子·天地篇释文》引《易说》。又引《礼统》云:“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后汉书·班固传》引同。《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儒书又言“溟鸿,气未分之类也。及其既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然则天地之生,亦一气之鼓荡而已矣。彼自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而于我何德焉?亦何赏罚之有?《庄子·至乐》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句。为,化也。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所谓命者如此。岂有善恶赏罚之可言哉?是以墨子非之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亦知此义而已。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论语·季氏》。以其祸福切于身,不得不慎也。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以不知命,则无以随顺外缘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以命之理微,非恒人所能解也。《庄子》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可奈何。”《达生》。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又曰:“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皆见《尽心》。其所以自处者虽殊,其所抱之见解则一。故孟子亦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万章上》。夫如是,则命者,乃自然之数,必至之符,自有其定则可求,故穷理尽性,可以至于命也。《易·系辞传》。又何赏罚劝惩之足道哉?

《吕览》曰:“生,性也;死,命也。”《知分》。《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命者,人所禀受度也。”《中庸注》引。此度即《周书》“度至于极”之“度”也。《乐记注》亦曰:“性之言生也;命,生之长短也。”凡古之言命,无不指生之长短者;其后乃推之于穷通,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也。《论语·颜渊》。此“天”字与“命”字,异文同义,特变文以避复耳,古书文例如此。《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又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心下》。亦皆以为无如何之事。“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亦安于其无可如何而已,不曰行义可以徼福也。

《洪范》六极,与《周书》六极,名同而实异。《洪范》之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皆殃咎也;而《周书》之六极,则为克尽天年之义。故《洪范》之六极,乃度未至而极之,而《周书》则塞六间以求极其度者也。故《周书》之六极,实兼《洪范》之五福言之。然《洪范》之五福六极,皆天所为也。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盖谓生而美好,亦天所为也。其余四者,为天所为易明。《周书》则曰:“夫天道三,人道三。天有命,有祸,有福。人有丑,有绋絻,有斧钺。以人之丑,当天之命;以绋絻当天之福;以斧钺当天之祸;六方三述,其极一也。”《命训解》。天道不可专任,而不得不济之以人事矣。至于后世,则其言命,又有异焉者。《礼记·祭法疏》引《援神契》曰:“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度,度,今本作庆,误也。依《白虎通义》《左氏膏肓》改正。《中庸注》引《孝经说》亦曰:命者,人所禀受度也。见前。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此为汉人常道之说,《白虎通义》《寿命》。《左氏膏肓》《公羊》襄公二十九年、《左氏》成公十七年《疏》引。皆主之,《论衡·命义》亦具引焉。《白虎通义》说随命曰:“欲使民务仁立义,阙无滔天,滔天则司命举过,言则用以弊之。”此即《周书》命司德正之以祸福之说也;然有遭命则无随命矣。《论衡》之说。案遭命之说,亦非始于汉。《庄子·秋水》:孔子谓子路曰:“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即遭命之说也。其实并不特《庄子》,《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宪问》:“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所谓命,皆遭命也。盖立说必随时势,福善祸淫,本非天道,实乃人事。政俗愈坏,则其言之不验者愈多。事实昭彰,非可讳饰,故立说者亦不得不随之而变也。夫威权惟莫知其然而然者为大,若纣与邾文公者,徒知命之短长由于天,而不知天之短长之之故也,此天之最可严威者也。然如是,则不足以资劝惩,乃立为赏善罚恶之说,而又无如其事之不效何?乃又欲即其或效或不效者以恐之。《周书》曰:“正人莫如有极,道天莫如无极。道天有极则不威,不威则不昭;正人无极则不信,不信则不行。”《命训解》。即是说也。然人之所以严威自然者,正以其信。自然而不信,则亦同于人事矣。《白虎通义》谓必滔天之过,司命乃举之。《抱朴子》则曰:“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微旨篇》。皆所以释天之报施之或爽或不爽者也。夫如是,安能使人不生侥幸之心。况夫既有不效者,即其效者,人亦将以为偶合,而不以为天之有知乎!

人所受于天自然之度,必善保之,然后能至于其极,此理之不疑者也。《左氏》成公十三年,载刘康公之言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此即《周书》所谓敬命也。《礼记·坊记》:“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注》曰:“命,谓教令。”疑误。命以坊欲,亦定命敬命之义也。然既有遭命矣;败绩之军,死者蔽草;饥馑之岁,饿者满道;其间岂无命未合死之人,其如国命胜人命何?《论衡》之说。虽善自保何益?况人固有自放于醇酒妇人,以求速死者乎?庄子欲使司命生髑髅也,而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既已俗流失政败坏矣,亦安能使人自爱其生哉?

受命、遭命、随命,汉人谓之三命。案《周书》所谓天道三者,亦可谓之三命也,特名同而实异,亦如《周书》之六极,与《洪范》之六极耳。窃疑《周书》六极之名,本沿之自古,特易其说。汉人之于三命也亦然。《论衡》仍受命、遭命、随命之名,而易其说,即其一证也。亦见《命义篇》。盖欲喻诸人者,因旧名易,创新说难,抑人之心思,有所缘则易入,故立说必因夫旧也。君子有终身之忧,《礼记》以言忌日,《檀弓》《祭义》。《孟子》以待横逆,《离娄下》。果孰为本义哉?此《诗》之所以无达诂,《易》之所以无达占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