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琦在新寓待了足足七天!
新婚蜜月嘛,当然要过足七天啦——开玩笑的,此身既已许国,再难许卿。自从踏上了这条争霸天下的道路,于琦便知道,他这辈子,最起码在定鼎天下之前的前半辈子,是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的心思了。
而于琦之所以在新寓待了七天之久,却是因为新寓作为他的大本营、他的心腹之地,是他放心进行各种试验、检验实验成果的试验田。
之前他在新寓进行了很多实验,如今一年已过,正是检验这些实验成果的时候。
“增产了两成之多?”
虽然错过了秋收,但于琦从会稽回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新寓粮食丰收的消息,现而今再次从族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于琦还是惊喜万分。
增产两成是个什么概念呢?
大约就相当于亩产从五石变成了六石,现在的一亩地约等于以前的一亩两分地,相当于变相的扩大了耕地面积,这对于耕地面积狭小且零碎的江南部分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按照新寓县的最低户均标准,也就是每户十亩地来算的话,相当于能多养三口人——对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来说,能不能生、生多生少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生下来能不能养活。
提高土地单产,尤其是从明年开始将试种的两季稻,可以说解开了人口数量增长的桎梏,让百姓能大胆的生,放心的养。
“耕作之法如何?详细说来。”
在种地的同时总结新的耕作经验,是每个老农与生俱来的技能,只是让他说还行,想让他们形成文字却是千难万难。
没办法,只能由陆筠这个新妇亲自动手,于琦倒是也想帮忙记录的,只是他写的慢,字又实在难看,虽然最近每天晚上都会让陆筠手把手、胸贴背的教,但奇怪的是每次都不能专心练字,练不了几个大字便干别的正经事去了。
什么事比红袖添香夜练字还要正经?
当然是天道人性啦。
正所谓夫妻敦伦、繁衍后代,此乃天之道也,尤其是于琦每次都会换几个花样,常让陆筠羞恼发誓:“以后再也不教你练字啦。”
随着老农们的口述,一篇从选种、堆肥,到田垄几许、苗间几何,再到挖渠修陂、旱灌涝排,甚至还包含了对天灾虫害的初级应对补救方法的经验之谈便被书就成册。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经验之谈并非耕作标准,而是一份指导意见,种花家的人们天生就会种地,还用看这个?
这篇文章的作用就是以后会跟其他的同类文章一道,被编撰成书,农书,成为官府指导稼蔷的指导性意见,也是官府委派农官的必修材料。
除了关于增产的耕作改良经验之外,还有农具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良意见,桑基鱼塘的优点总结及推广建议,果树的多种嫁接组合及后续观察,禽畜圈养与散养的不同及增加繁育能力的几种试验,可食用野果、野菜及野蘑的画影图形……
尤其是最后一条,为了感谢于琦这个族长带领于氏宗族发展的越发壮大,也为了向新主母表示敬爱的心意,族人们纷纷送来自家养的鸡,以及山上采的野菜、野蘑,让陆筠尝到了鲜美的小鸡炖蘑菇。
七天时间转瞬即过,当然也不是非要卡死七天这个时间点,只是到了这一天,一封从南昌送来的书信逼的于琦不得不离开新寓,返回南昌。
虽然不知道孙策在酝酿什么大动作,但既然知道了孙策在酝酿什么大动作,于琦自然不会无动于衷。除了派人通知是仪跟严白虎,让他们加强防备意识、增加对吴中地区的刺探之外,于琦还针对百越山民发出了募兵,或者说是雇佣公告。
之所以要从百越山民中募兵,除了他们都是合格的山地步兵,战力成型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原因之外;也有因为官府手中有粮,有底气征募山民卖命,同时因为冬天快来了,征募山民下山卖命赚钱,也可以减少山民因冬天没粮过冬而下山劫掠的原因。
在北方,骑兵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是撒手锏,是衡量一个势力强弱的评判标准,但在江南,水师跟由越民组成的山地步兵才是核心。不服的话,让在北方跑惯了平地的士兵翻山越岭试试?保管爬一个山头就累的气喘吁吁了,哪还有力气打仗?山民呢?披甲负重爬两个山头都不带大喘气的!
这是优势,优势就要发挥出来。
因为有于吉老神仙的加持,于琦在百越山民中的声望非常高,再加上祖英的身份,更令越民们对于琦心生好感,所以在于琦发出征募令,并随附征募条件:月发糙米一斗,战场上砍一个首级可换糙米一斗或麻葛一匹,战死者亦有每年一石米、可领十年的抚恤政策,更有作战勇猛者,可选择加入官军,同享封官授田的政策。
尤其是最后一条对山民的吸引力之大,堪称难以想象!不光是那加盖了官府大印的公告,更是因为有成例在前。之前随祖英下山,后来被于琦编入军中的几百山民,就享受跟汉人军卒一样的待遇:军功授田、月俸斗米,其中不乏因勇武而担任伍长、什长之类的低级军官的。
这就跟商君立木一样,对这次于琦的募兵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于将军募兵的消息传遍群山,正因为天气渐寒而为即将到来的冬天所需的衣食担忧的各部山民,纷纷走出寨子,汇聚到南昌城外。短短几天时间,南昌城外就汇聚了多达四五千的山民,还有山民从山中源源不断的汇集过来;再加上义从军校尉蛮王从庐陵带来的六千义从军,在于琦离开的这几天里,南昌城外已经汇聚了多达一万有余的山民!
都是些十七八、二十来岁的棒小伙子!
本来依着于琦的性子,在他返回南昌的第一时间,首先要做的便是去军营中,看看他的士兵,看看规模庞大的义从军。
不过这次却是例外,回到南昌之后,于琦却过军营而不入,直入城中郡府。
“情况可曾探查清楚?”
“回主公,情况基本属实,”徐庶拿着一封军报道:“探马来报,对方在主公拒绝了之后,正在召集部属,来犯之意已经昭然若揭,庶以为,此战已避无可避。”
“啪!”于琦一拍案几,怒意勃发道:“那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