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三国从江东开始 > 第112章 字数多了取章节名就会很麻烦

“登徒子,姐姐,你放开我,让我出去教训他!”

在大乔缩回车厢后,车厢内接着便传出与大乔温婉的声音截然不同,更显活泼的清脆声音,闻声识人,便知小乔是一个何等可爱的妹子。

只是被这样一个可爱的妹子叫做登徒子,让于琦有些不爽:我一脸正经、一身正气,哪里像登徒子了?再说人家登徒子可是跟槽糠之妻不离不弃连生五个孩子的好男人,咱可比不了人家。

见大乔缩回车厢,于琦便继续追问乔公:“乔公……乔公,回神了,既然你不反对,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先安排人送你们去南昌,放心吧,我不会强迫你的。”

刚才被美色冲昏了头脑,于琦刚刚想起来:他跟陆筠结婚至今才一个月,现在看到乔妹漂亮就娶进门的话是不是不太合适?让陆筠怎么看?让世人怎么看?这不是把他的软肋暴露给世人了吗?

于琦自问不是那种有毅力能挑战自己软肋的人,这才改了口吻,让她们先去南昌住着,把她们养起来,一方面可以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让陆筠有个准备;另一方面也是让她们见识一下自己的民心人望,让她们不要那么抗拒自己,毕竟美人都爱英雄嘛,待自己打江山归来之后再说——江山美人,毕竟江山在前。

于琦的话让惊慌失措的乔公有些诧异,一时摸不准眼前这个武夫的意思,而于琦也不待乔公拒绝,就挥手招过亲卫,唤来一队于氏部曲:“这里面有你们未来的三主母,好好保护着给我送到南昌,然后交给主母,知道吗?”

送走了面色凄然的乔公一行,于琦转身看到面色羞恼的徐庶,以及面有揶揄之色的刘晔,想到自己方才的表现,干咳两声:“咳咳,打仗要紧。”

“子扬啊,你可知道投石机为何物?”

听到于琦的询问,刘晔脸色一正:“知道,在家传之书中见过,只是没亲手做过,将军问起投石机,可是要攻打舒县?”

“不是,我就问问,对了,说起攻打舒县,我想问问子扬,以你对刘勋的了解,有没有可能在不打舒县、不惹来袁术大军的前提下,让刘勋把居巢、皖县、寻阳三县之地割让给我?”

顿了顿,于琦又补充道:“眼下还不适合过分刺激刘勋,居巢可以不要,但是皖县跟寻阳两县一定要交到我的手上。”

这个问题刘晔显然早就想过,此时听到于琦问起,当即不假思索的道:“此事易也,刘勋贪婪无义,将军只需遣使往见刘勋,许以重礼,刘勋自会应允将军所求,甚至还会替将军在袁术面前遮掩,以掩饰其过。”

说着,刘晔拱手请命:“晔虽不才,愿自请为使,替将军说服刘勋。”

“不妥不妥”,于琦摆摆手道:“对刘勋来说,你乃新叛之人,你作为使者去见刘勋,这不是火上浇油嘛,万一刘勋恼羞成怒起了杀心,你岂不遭殃?你有大才,当为国之柱石,焉能折于这等小事之中?我另外遣人便是。”

刘晔笑着道:“将军有所不知,刘勋此人贪婪无义,却非不智之人,有将军大军在侧,而且我是去给他送礼的,他可不会为难我,相反,他还要感谢我。”

刘晔甚至还有心思跟于琦开玩笑:“将军信不信,等我离开的时候,刘勋会亲自送我出城,还要对我说‘谢谢’?”

你以为你是大忽悠?

于琦本有心拒绝,怎奈刘晔态度坚决,于琦便不再阻拦,给了刘晔一封手令让他去随军辎重中挑选符合刘勋心意的财货,并且告诉刘晔,让他尽管拟定礼单,就算一时凑不出来的,待于琦回军之后,也会让人把礼物补齐的。

“主公就不怕刘子扬一去不回?”

于琦笑着拍了拍徐庶的胳膊道:“元直放心,你没发现刘晔跟你是一类人吗?他肯定会回来的,而且还会给咱们带来好消息,你就放心吧。”

经过了两天的行军,于琦终于抵达了三夫人的老家,因为昨天的时候刘晔就提前携带重礼进城去见刘勋了,按照刘晔的说法,他今天差不多就能出来,所以于琦干脆下令大军暂时停驻,并不着急安营扎寨。

没等太久,在于琦大军抵达舒县城外小半天后,舒县的城门竟然真的开了,几十骑骑兵扬起一路烟尘,直驱于琦阵前,在离着一箭之地外又驻足停下,于琦举目看去,随即对徐庶笑道:“看来我说对了,刘子扬也说对了。”

于琦说他自己说对了,自然是因为刘晔没有一去不回,而是出使成功、完成使命功成归来;至于刘晔的“说对”,却是刘晔真的做到了他之前所说的玩笑之言:让刘勋出城相送,而且看刘勋在马上拱手惜别的样子,竟真的在感谢刘晔。

刘晔肯定不是大忽悠!

此情此景,于琦只能感叹:天下事,不可思议者何其多耶。

眼看刘晔跟刘勋拜别,骑马返回本阵,于琦对身边的徐庶说道:“走吧元直,咱们去迎接一下功臣归来”,说罢,一提缰绳,驱马上前。

“将军,幸不辱命”。

见礼之后,刘晔自袖中摸出一卷帛书,双手呈递给于琦道:“这是加盖了刘勋太守印的官府行文,将军回去填上名字之后,便可任命新的寻阳令跟皖县令。至于原来的寻阳令跟皖县令,刘勋已经命令他们投降,将军愿留,便留他们继续效力,将军若是不愿留,驱走便是。”

于琦展开帛书,果如刘晔所言,是两张加盖了庐江太守印的官府行文,随手递给徐庶,于琦笑着故意询问:“居巢呢?”

“将军何必明知故问?居巢至舒县,朝发夕至矣,若是再把居巢交给将军,刘勋必坐卧难安,如芒在背,反而不美。”

于琦点点头,让亲卫去把李通喊来后,又对徐庶说道:“元直,你把李通的名字填在皖县那张文书上。”

“主公是想让李通来做这个皖县令?”

“是啊,你觉得不合适吗?”

徐庶凑上前去,压低了声音道:“主公,李通自投效主公以来,一直率领本部人马征战,其本部人马,皆是其在朗陵时就追随他的老部下,一直以来,主公都没有拆分李通及其部曲,这次又安排他担任皖县令,是否会有尾大不掉之嫌?”

“所以我才要安排李通来担任这个皖县令啊。”

于琦一句若有所指的话让徐庶陷入沉思,其实在徐庶提醒他之前,于琦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连年征战,军中是最容易诞生山头主义的地方,而部曲,又可以说是山头主义的根基。

像李通带着的那些老部下,时间久了,不是部曲私兵,也成了部曲私兵,若是其中再出几个中高级的军官,这些自然而然的就会围绕在李通身边,形成一个小小的山头,若是征战日久,这个小小的山头或许还有发展壮大。

防止山头主义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源头堵截,对将领进行轮换,但是这又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若是于琦把李通跟他的部下分开,别的将领会怎么看?朱桓有没有部曲?甘宁有没有部曲?太史慈有没有自己的嫡系?

还有个问题就是,以后那些想投靠自己的豪杰会怎么想?他们在投靠自己之前是不是要掂量掂量,要琢磨琢磨?

山头主义不可取,但是在当前阶段,却是战斗力的保证!不但不能打击压制,反而还要鼓励,甚至是提倡。

所以于琦才要安排李通来担任这个皖县令,一方面因为李通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于琦的几个部下,除了李通之外,暂时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也是拿李通来做一个榜样,一个给其他部将,乃至给那些在观望、想要投效自己的豪杰的榜样——来投效我吧,向我投效之后,你们只会过的更好。

还有一个方面,于琦也不知道徐庶能不能想明白,那就是打压山头主义,防止尾大不掉的办法还有一个——把山的基石挖掉,山头虽然还是山头,但也不是山头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块大石头吧。

当然了,这句话于琦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说话间,李通已经在于琦亲兵的带领下来到众人跟前:“主公,你找我?”

率军围了几天城,本以为等于琦率领大军来了之后能攻城的,没想到于琦来了之后也没动静,反而因为刘勋的出城使得将士们有了点动静。

在于琦的示意下,徐庶把那张写着李通名字的文书交给他:“文达啊,咱们跟刘勋达成了协议,他会把皖县跟寻阳两县交给咱们。”

“你也知道咱们的战略计划,明年咱们的重点就是淮南,确切的是就是庐江、九江,还有徐州的广陵三郡,要趁着讨伐袁术的机会,一举拿下这淮南三郡。”

“当然,一举拿下淮南三郡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最不济也要拿下庐江跟九江两郡,皖县,就是我为了明年出征袁术所准备的前进基地。”

“你在朗陵的举措我有所耳闻,所以我打算任命你为皖县令,若是你在皖县干的出色的话,明年出征袁术的时候,便由你担任先锋之职。”

“不过在你接受任命之前,我想听听你对治理皖县的想法。不过这事不着急,你先回去整军吧,咱们先撤回枞阳口,路上等你想清楚了,随时过来找我就行。”

打发走了李通,于琦又吩咐亲兵,去附近买些牲畜家禽过来,他打算明天犒赏全军。不赏不行啊,从豫章到庐江,一仗没打,光在路上走了,军中难免会有怨言,尤其是义从军的山民们,这些山民下山就是打仗赚取钱粮的,在彭泽看着水军热热闹闹的打了十多天,好不容易跑到庐江,又是一仗没打就要回军,光跑路折腾了,他们能不抱怨吗?他们是来打仗的,又不是来跑路的。

所以于琦打算明天犒赏全军,顺便宣布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提振一下士气,尤其是义从军的士气,说实话,于琦真怕他们被人鼓噪然后一哄而散。

随后于琦就让人传达了明天犒赏全军的消息,引来将士们,尤其是义从军中山民们的欢呼,总算提升了一点士气,不是那么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了。

李通并没有让于琦等太久,当天晚上扎营的时候,李通就来向于琦汇报了,让于琦满意的是,李通的想法基本满足了于琦的要求,尤其是李通向于琦汇报的第一条,就是着力宣传于琦的名声,传播扩散于琦在江淮之间的声望及影响力。

这样的部下,谁不喜欢呢?

第二天于琦趁着全军将士们皆有肉吃而士气大振的时候,宣布了下一步的行动计

划:除了李通部将会前往皖县驻防之外,于琦将亲率全部兵马,前往丹阳作战。

于琦向将士们,尤其是义从军的军卒们保证:这次绝对有仗打!

于琦之所以敢下这个保证,当然是因为他有十足的把握:这次兴师动众的前往丹阳,于琦也不是只冲着秣陵去的,而且寻机与孙策大战一场的。

不去不行啊,去了不打仗也不行啊。

自刘繇时代起,是仪跟太史慈两人就一直镇守丹阳,七、八月份的丹阳北部之战,也是他们两个指挥的,可以说于琦在丹阳郡的存在感相当的薄弱,于琦甚至可以确定,在官吏、军卒、百姓中间,他的存在感还比不上是仪跟太史慈。

这是一个大问题!

于琦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借助一场大战,让丹阳郡的官吏、军卒、百姓们知道,他于琦,才是丹阳郡真正的主人。

当然,也是因为于琦现在左甘宁右太史,两大猛将在手,哪一个都是能力敌孙策的猛将,哪一个都能治好他因为大兄战死而带来的后遗症——他现在不惧孙策了。

因为运力的原因,于琦派人召回了甘宁之前带去丹阳的部分战船,只是让于琦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在枞阳口驻军等待水师战船的时候,两封来路不同的战报,更坚定了于琦要跟孙策大战一场,以此来决定江东归属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