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乌衣巷 > 第四十章 尺璧寸心

乌衣巷 第四十章 尺璧寸心

作者:知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7:42

第四十章 尺璧寸心

丽郡主跳的是一曲贺寿的乐曲,皇帝是通音律的,摇头笑道:“此曲靡靡,倒是可惜了这些舞姬。”皇帝素来不乐此道,今日难得有兴致,一开金口,却正说中了要害。桓妃脸一红,忙道:“若是舞得不好,臣妾再让她们重新编排。”谁知丽郡主却仰脸笑道:“天子若是要看北地之舞,何用编排,妾等自会走路便会跳了。”桓妃还未说话,便听李太妃沉面呵斥道:“好生不懂规矩,这哪是你们说话的地方。”丽郡主忙低头跪下,余下那些舞姬皆簌簌发抖,都不敢言语。皇帝却以为娀英有兴趣,便道:“既然会跳,可能跳鲜卑之舞?”娀英面色一变,沉默了一瞬,还是解围道:“何必做鲜卑舞,哪有汉人的舞曲精妙。”

桓妃却不理睬她,亲自离席扶起了居中领舞的女子,引她至圣前,躬身道:“此乃辅国将军夫人。”

此言一出,皇帝面色顿时沉了下来。李太妃却不明所以,问道:“辅国将军是何人?”旁人皆不敢接话,还是见皇帝面色难看,长公主只得低声回禀道:“回阿娘的话,儿臣听闻长安秦逆苻坚之子在梁州降了,被陛下封为辅国将军,想来便是了。”李太妃恍然大悟,不由得上下打量着丽郡主,却饶有兴致点点头:“难怪这样姝色,曾也是天子儿妇。”

一句玩笑话却让丽郡主满面羞赧,几不能抬头。桓妃解围道:“辅国将军与夫人从江州来,专为太妃娘娘贺寿。”李太妃点头道:“难得有孝心。辅国将军既然入京,皇帝可曾见过?”

皇帝再也不能装聋作哑,只得应道:“未来得及召见。”

见皇帝面色难看,桓妃心底微微冷笑,一手攥住了丽郡主的手,却觉她手心冰冷出汗。桓妃不由得侧过头去,却见皇帝瞥着娀英,而娀英却不抬头,只是面如死灰一般。那一瞬间,桓妃心里竟有一种难以吐露的快意,她心底暗笑道:“你们也有今日了。”

李太妃果然宣了苻宏来见,随着一声传唤,苻宏从末席站起,缓缓走到御前。娀英不敢去望他,可也知这数丈的距离,他定是用尽了力气方才走到。李太妃却笑了起来:“这苻家儿郎,想不到生得如此仪表堂堂。”

皇帝留神打量,却见苻宏相貌并不如何出众,只是身材略高大魁梧些,面色黝黑,颇见风霜之色。皇帝心里不免比较,但转念一想,暗道自己却是魔障了,竟和一个阶下囚比起了高下。这么一想,皇帝的神色便更有些不悦了,重重地哼了一声。桓妃见好就收,也无意逼迫太过,轻轻咳嗽了几声,李太妃这才住了口,却拣了面前的菜慢慢吃了起来。一顿宴席吃得食不甘味,未等结束皇帝便离了席,自是处理政务去了。李太妃也不说破,只笑道:“既然皇帝不在,更松伐些。”她望向丽郡主,面露一点笑意,召她到近前坐下,笑道,“这样好的女郎,咱们建康便难寻出来。到我跟前来。”丽郡主存心讨好太妃,言行极是殷勤,一时言笑晏晏,又是一派和煦。

桓妃环顾左右,笑道:“太妃不觉夫人与陈妃妹妹有几分相似吗?”一听此话,太妃微怔,侧目看去,娀英一言不发,冷眼只看面前菜肴,好似入定一般。丽郡主却面露尴尬,回眸看向娀英,含笑道:“妾与娘娘分别日久,今日一见,娘娘风采依旧,不减当年。”桓妃笑了起来:“宫中锦衣玉食,那是自然。”

太妃不住地向苻宏夫妇与娀英身上打量,又若有所思地收回目光,神态便冷淡了下来:“天色不早了,便散了吧。”桓妃赶忙上前扶过太妃,自是要亲自送回永安宫去。娀英有意落下几步,等众人都将散尽了,方迟迟走到隆宗门外,却见那人正站在一株花树下。娀英迟疑片刻,跟上前去,却见苻宏转过身来,目中的神色温柔与往日无异,轻轻唤了声:“英儿。”

几乎是同时,一阵风来,吹得人身上寒栗顿起,娀英声音一抖,低低道:“三太子……将军别来无恙。”苻宏双唇微抿,低低道:“仆无事。倒是你,别来安好?”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可到了嘴边,竟然无话可说,娀英抬头望向他,双唇剧烈地抖动着。眼前人依旧是从前模样,可是他的目光由上而下,最终落在她平坦的小腹上,眸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晦暗,只听他终究唤了称谓,轻声道:“听说了娘娘的事,还望娘娘保重身体,勿要着了寒凉。”

有一瞬时的怔神,两人都是相对无言。娀英心底悲凉一片,时至今日,又有什么话可说。许多涌到嘴边的话,最后都咽了下去,只是无言罢了。风起风驻,瑟瑟风声中,满树落英缤纷,片片飘零的飞絮落了二人一头一脸,苻宏长叹一声:“那么保重吧。”说罢,转身而去,并不再回头半步。

娀英心中大恸,忍不住悲从中来,眼泪簌簌而落,终是哭出了声来。听着身后人低低的悲泣声,苻宏心中又怎会好受,可时至今日,他又怎能回头,只能狠下心来,大步向前迈去。园门外,丽郡主早已等候他多时,见他过来只是微微一颔首,两人并肩而行,一直到出了北宫门,才听到丽郡主低声道:“夫君不该与她交谈。”苻宏一顿步,望了她一眼,却没有说话。丽郡主被他瞧得有些心虚,忙低下了头,低声辩解道,“妾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如今在危檐之下,不得不更要避些嫌疑。”苻宏不置可否,半晌方道:“走吧。”

见他态度反常,一路上丽郡主心内忐忑,不住找些话来与苻宏化解,试图打探出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可苻宏却只是敷衍,直到回到二人在十里坊的居所后,方才不悦地皱起眉头:“你的话太多了。”

“妾惶恐。”丽郡主泪盈于睫,“妾想起今日席上之事,哪里能够安心。”

想到身边人与自己一样,都只是漂泊于异地,又身负使命,心知她压力之大,苻宏心内一叹,将她轻轻揽入怀中。苻宏极少这样亲密地对她,丽郡主又是惶恐又是欢喜,微微靠在他的怀里,心中却觉无限安宁。

对苻宏和娀英的交谈颇为上心的并不只有丽郡主。桓妃早得了密报,忍不住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她这是找死,众目睽睽下与故主交谈,还怕不能坐实一个间谍的罪名?”

倚梅虽然封了美人,依旧常来点卯,此时听桓妃说得露骨,却不敢接话。桓妃抬颏望着她道:“你将消息传到承明殿去。”倚梅哪里有胆,不免瑟瑟发抖:“婢子无能,陛下……陛下从不来婢子宫中,如何能将消息递到圣上……”桓妃目中露出一丝不快,皱眉道:“顺喜不是你的同乡吗?”她顿了顿道,“你挣了这功名,可别让本宫白白扶植了你们。”倚梅一惊,低头颤声道:“是,婢子知晓了。”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桓妃轻哼了一声:“最厌背信欺主之徒。”这话语声不高不低,恰落到倚梅耳中,惊得她身上一颤。

是夜,冷清了已久的晖华殿中依旧没有一丝暖意。娀英独守着凄冷的寒窗,目光怔怔地投向窗外无尽的黑暗。守在一旁的婉儿本想劝她,可见她神情,心中微微不忍,轻声道:“娘娘,早些歇息吧。”娀英却置若罔闻。婉儿想了想,还是低声开口道,“今日席上的情形,奴婢远远都瞧见了,旁人都在议论,陛下还是挂念娘娘的。”见娀英不吭声,婉儿小声道,“您瞧那时鲜的果子、各色蜜饯都只往娘娘席上端,奴婢分明瞧着,有几样都是娘娘往日最爱用的。”娀英听得分明,嘴角却含了一丝苦笑,微带讥讽:“是吗?我怎么没留意?”

婉儿心中叹息,却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再说,便小心翼翼地捧了个手炉递了过去,又要掌灯。娀英接了手炉,却道:“不必添灯了。”她顿了顿,又道,“黑着反而看得清楚。”婉儿刚要说话,一回头猛然看到殿门处立着的人影,她吓了一跳,本能地要跪,可来人却摆摆手,示意她下去,婉儿只得匆匆退了下去,直走到殿门外,心中仍如同打鼓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却见她始终倚靠在窗前,也不知是否当真全然没有留意自己。皇帝等得渐渐没了耐心,忽又觉得自己气得莫名,自己把人都遣了去,如何能指望她背后长出眼睛来。皇帝走了过去,把一件银狐新氅替她披上。此时方觉手下的纤薄肩头一耸,她吃惊地转过身来,一双眸里清辉分明,却带了一丝不可思议的神情,但这神情只流露了一瞬,她很快低下头去,什么都未说。

皇帝只得道:“夜深了睡不着,出来走走,看你这里有人,便过来瞧瞧。”这话出了口便后悔,她这里黑灯瞎火,连灯也未掌,哪里有人气。但娀英也不说破,只低头道:“夜深了,这里凉得紧,陛下请回吧。”

“你就这么盼着朕走?”皇帝陡然生了火气,一把攥住她的腕子,忍不住怒气上冲,“别以为朕没瞧见,今日在隆宗门外,你同他说些什么?”见她垂头不语,皇帝怒上心头,手捏得愈发紧些,言辞亦是尖刻入骨的,“他是有妻室的,你没瞧见他夫妻惶惶如丧家之犬。”

娀英面色发白,皇帝瞧她神情,愈发嫌恶得很:“你这样关心?是觉得还能续上弦去?”他越说越觉生气,便拣着刺耳的话说,“你倒是不避嫌,难道你没有丈夫?却在那树下与他卿卿我我说些什么。是当朕死了?还是你们胡人本就没什么廉耻?”

“用这样的话羞辱我,你便觉得痛快吗?”娀英忽然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目中却含了一点水光,“有那孩子的时候,我恨过你,恨得夜不能眠。可等到孩子没了,我却想明白了,我曾瞒过你,你也骗过我。但如今,我们没了牵连。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你……”皇帝霍地松了手,竟有些站立不稳。

“我与他真心相许,他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他,天知地知,不须什么媒妁之言。”娀英道,“我虽嫁你,但我心中并不爱你,你也有许多妻子,并不少我一个,又何必强拘着我在宫里。”“你想走?你要去哪里?”皇帝打量着她,忍不住冷笑,“好端端的宫内不住,却要在外头去当丧家之犬?”娀英不理他刺人的言语,她望着他,头一次地,回握住他的双手,恳声道:“若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情分,请你放了我吧。”

皇帝目光晦暗,闪了闪,咬牙道:“你休想,朕哪怕拘你一世,也断不会让你们如愿。”说罢,一甩衣袖,竟是头也不回地去了。

等皇帝去了许久,婉儿方敢回到殿中,小声道:“娘娘,你何必说这样的话,惹得陛下不快。”

“总要试一试,才得死心。”娀英垂下了头,一滴珠泪到底落了下来,语声却很低沉,“总归是相识一场,还以为是小时候那样。”婉儿听得好奇,忍不住问道:“娘娘从小便识得陛下了?”

“我识得他,已经十年了。”娀英瞧向了窗外,却不知何时下起雨来,雨声簌簌,更添了一层凉意。

不几日,便有流言蜚语在宫中蔓延。等桓妃听到流言的时候,怒不可遏:“是谁说这样诋毁陛下的话?”身旁近侍皆不敢言语,桓妃又气又急,“叫倚梅来。”

倚梅匆匆赶到,却见桓妃气得脸色煞白,她心中如鼓敲一般,颤声道:“娘娘,何事传唤奴婢?”“本宫问你,那慕容丽何时与你有了交往?”倚梅心念急转,再看桓妃神情,心知她得了消息,便不敢再瞒,低头道:“奴婢并不与她相识。”桓妃气极,一掌掴在她脸上:“贱婢,宫中验过鱼符,几次三番都是凭你宫中鱼符传她入宫,还敢说不相识!”

倚梅伏在地上,泪如泉涌:“婢子不敢欺瞒,并不是婢子传她入宫,是……是……”她言辞惶恐,却不敢说。桓妃心念一闪,已知传言是真。她跌坐在凤榻上,心中又气又恨,想不到她与丽郡主筹谋多日,好不容易扳倒了娀英,却为他人作嫁衣裳,白白被她利用了一场。桓妃恨极,咬牙道:“有多长时日了?为何你早不告诉本宫。”

“是……是陛下遣人去传,说是有段日子了,每次入宫都直接送进承明殿。”倚梅膝行几步,抱住了桓妃的腿,哀哀哭泣道,“还是陛下御前的顺喜告知婢子,婢子才知道实情,哪里敢声张。娘娘,婢子在宫中日夜提心吊胆,婢子实在害怕,求娘娘放婢子一条生路。”

见她哭得可怜,桓妃反倒稳了心神,又恢复了往日里的模样。她心内盘算,细思了半日,咬牙道:“你替我做件事,若做得好,我便放了你出宫去。”倚梅睁大眼望着她,却见她语声极低,伏在她耳边低语了数句。

“要鸩死陈妃?”倚梅往后一仰,惊恐不已。

桓妃一掌掴在她脸上:“小声些。”

倚梅抖声道:“陈妃早已失了宠,娘娘还惧她做什么?为何一定要她性命?”

“谁说我惧她?”桓妃脸色发白,嘴角带了一丝狞笑,“是慕容氏狼子野心,鸩死了陈妃!”倚梅又惊又怕:“奴……奴……奴婢……奴婢不敢……”

“你不敢?”桓妃手里攥着一个小瓷瓶,轻轻放在她面前,“你不是从前便鸩过她吗?怎么如今就不敢了?”她眼睛眨也不眨地瞪着倚梅,“还是说你如今存了指望,做着清秋大梦,真想做你的杨美人?”

倚梅浑身颤抖起来:“当年是娘娘让奴婢给她下毒……”

“哼,我只推说不知,是你妒忌小胡姬入宫,想要害死她,白白坏了陛下的好事,你看陛下会恨谁?”桓妃眼里挑起一丝轻蔑,“你看陛下会杀了谁?”

倚梅吓得肝胆俱裂,好半天才伸出手去,轻轻握住了那瓷瓶。

见她接过,桓妃心下一松,又说道:“明日慕容丽入宫,自然有人把她引入晖华殿中,到时候你也去做个见证。”倚梅一颤:“她怎会去陈妃那里?”

“这就不用你管了,你只记得到时候到了那里,把这药下在陈妃茶中便是。”

等倚梅走了,桓妃的乳母吴氏从殿后转了出来,叹息道:“娘娘一定要这样做?”

“乳娘,我恨!”桓妃目中含了泪,一张俏脸气得通红,“我入宫这么多年,他对我不闻不问,可那下贱的胡姬、别人的小妾,他却照单全收,他辱我太甚!”

吴氏心知她心高气傲,这口气实难咽下,叹了口气又道:“那你就在宫外杀了丽郡主也没什么,管教那苻宏都不敢吭一声,何必要在宫里动手。”

桓妃咬住了双唇,目中带了一丝恨意。吴氏还想再劝,桓妃摇头道:“乳娘,你不懂,小胡姬和慕容氏是不同的。”“如何不同?”吴氏又问。桓妃却只摇头,不肯再说了。吴氏说道:“娘娘若决了心意,老身也不再劝。只是,唉……只是宫禁森严,万要周全才是……”她絮絮叨叨,又说了好些,桓妃不耐烦道:“好了好了,乳娘怎么年纪大了,胆子反而小了?不过杀个人而已,哪有那么麻烦。”

倚梅一夜不曾合眼,第二日一早,便换了一身衣衫,连侍从也不带,手里捧了一个提盒,匆匆便往晖华殿去。不承想她来得这样早,娀英刚刚起身,面色还有几分苍白,疑惑道:“你怎么来了?”倚梅面上露出一抹笑容:“前几日见你,看你脸色不好,给你带了棵山参来,不是什么稀罕物什。”说罢打开手中的提盒,只见里面全须全尾地摆着一株山参,难得须尾甚长,只怕百年才得。娀英接了谢过,便让婉儿沏茶来,又说道:“难得今日天好,咱们去院子里坐坐。”

院中的温泉眼早已堵了,如今干脆夷平了,却修了一座凉亭。两人在庭中坐了,倚梅环顾四周,但见绿草如茵,春意盎然,更难得亭边便有一棵桂花树,枝叶繁茂,几人也难环抱,不由得赞叹道:“还是娘娘这里景致最好,便是这棵桂花树,阖宫里就再找不出一棵来。”娀英抬眼望了望,淡淡一笑:“是吗?”

两人正说话间,却听殿外有人高声笑道:“这是什么地方,陛下怎会让我来此?”

这人声气十分耳熟,娀英和倚梅都是一怔,倚梅皱眉对婉儿道:“怎有人来这里喧哗?”婉儿赶忙出去探看,却看一个黄门引着一个女子从殿外进来,那女子身着紫衫,满头珠翠,双手上金镯玲珑作响,这样华贵的衣饰在宫里也颇是打眼的。那女子一抬头,正与娀英四目相对,两人都是一怔,那紫衫女子正是丽郡主,却见她涂了口脂,描了远山黛,本来微黑的肤色更涂得雪白,乍一看上去简直如换了一个人一般。

见她二人都僵在原地,还是倚梅先打破平静,笑道:“陈妃娘娘可识得,这是辅国将军夫人。”

娀英勉强笑了笑:“是故人了。”丽郡主本想开口,听了她俩一问一答,却忽地转过头去,只问身旁小黄门道:“陛下在哪里?”那小黄门十分面生,许是新入宫侍奉,胆怯道:“只说是要到晖华殿来……小的……小的也不知道……”丽郡主十分不耐:“到晖华殿来做什么!你可长了耳朵没有!陛下真是这么说的?”

这一问一答之中,倚梅和娀英都咂摸出几分深意,各自尴尬,便不言语。那小黄门吓破了胆:“小的这就去打听清楚。”说罢头也不回,竟然一溜烟跑了,任丽郡主如何叫唤也不回来。丽郡主气得不轻,一张芙面都是恼意。还是倚梅解围道:“夫人且在这里暂歇片刻,等他回来再说吧。”娀英面色稍缓,也开了口:“婉儿,你出去瞧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丽郡主顺势坐了下来,拍掌却恼道:“这些臣子煞是可恶,非得好好治他们罪不可。”倚梅心内暗笑,心道你是个什么身份,竟在宫里说这样的话,但她面上不带,只笑着说道:“我去倒些茶来。”

一时只剩丽郡主与娀英,二人对坐无语,丽郡主索性垂下头来,慢慢抚着衣襟上的碎花刺绣,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却忽听娀英道:“只有你和他来了建康,均荦为何不来?”丽郡主微一讶异,抬头飞快地瞥了一眼娀英,轻声道:“均荦死了。”娀英一惊,“怎么会……”

“死了便死了,本来就是苟活着,”丽郡主垂着头,好像说一件不相干的事,“有什么打紧。”

听她说得这样直白,娀英陡然起了火气,拍案道:“你怎如此无耻,如此凉薄?”

“我无耻?”丽郡主冷笑了起来,“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想问我为什么进宫,进宫做什么?连他都不敢说半个不字,你能说什么?”她蓦地抬起头来,直直地看向娀英,眼神中却全然都是冷意,“事到如今,你有什么资格骂我?要不是有我委曲周全,只怕他连性命都苟全不下!你不是想知道均荦怎么死的吗?明明白白告诉你,她是替三太子死的。全凭你传出消息,让天王一败涂地。真想不到,布局那么久,可大秦要亡了,竟是亡在你手。”

娀英哑口无言,半晌黯然道:“我那时已被囚禁了起来,什么消息也传递不出来。”

“我们哪里知道,只听来报说建康的陈妃娘娘锦衣玉食,十分金贵,军报消息自是源源不断地传到北边。”丽郡主愤恨道,“后来天王打了败仗,头一个便疑心三太子通敌,天王起了杀心,还是均荦冒死递了消息出来。后来的事你还不知道吗,我们夫妇逃了出来,可均荦却被赐死了。说起来,这也是拜你所赐。”丽郡主越说越是激愤,恨恨道:“若没有我,若没有邓均荦,他早不知被你害死多少次。事到如今,你有什么资格来问?”

“是,我没有资格问了。”娀英低下了头,目中含了泪,“是我害了他。”

丽郡主冷哼了一声:“你知道便好。”

说话间倚梅端了茶盘过来,笑道:“你们在说什么,这样热闹。”

娀英和丽郡主都别过脸去,倚梅微微讶异,随即瞥到娀英眼角的泪痕,一时不知深浅,便将茶盏轻轻奉在二人面前:“茶房里还有些青果,配茶正好。”

“什么果子?”丽郡主眼前一亮,伸手便去盘中翻拣,她手腕一仰,漆盘翻了去,青果都滚落在地上。倚梅只得道:“我再去洗一盘来。”

过了不多时,倚梅又捧了漆盘过来,洗了满满的一盘青果,煞是可爱。娀英轻轻呷了一口茶,只觉入口温热,盐姜正益,不由得赞叹了一声:“这样好的煮茶手艺。”倚梅低头笑了笑:“这还是从前伺候贵妃娘娘时学的。”见丽郡主只拣着青果,倚梅笑道,“辅国夫人不尝尝吗?”听娀英赞好,丽郡主也尝了一口,却不肯夸赞,便将茶盏放在一旁。

倚梅陪着刚说了几个笑话,忽听丽郡主皱眉轻呼了一声,她赶忙站起身来:“夫人怎了?”

“我……我肚痛……”丽郡主捂着肚子痛呼道,“好痛……好痛……”见她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往下流,娀英也有些惊慌:“快叫太医来。”倚梅应了一声,便冲了出去。丽郡主瞬时疼得双唇直哆嗦,手指死死地抠住竹桌的边缘,面上哪还有半点血色。娀英赶忙扶住她,正此时,婉儿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娘娘,奴婢追了出去,那个引路的小黄门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她瞧见亭内的情形,惊得面色雪白,“这是怎么回事?”

“快去辅国将军府上!”娀英急道,“快去,叫人来!”

“不……不要叫他进宫来,”丽郡主使尽力气,摇了摇头,“千万不要叫他来……”娀英一怔,只听丽郡主强撑着道,“千万……千万别……”娀英只得应了,对婉儿道:“去承明殿,请陛下过来。”

“他不在建康了,”丽郡主轻声在她耳边道,“我入宫来,就是为了换他自由。他走了,他早就走了……”

“丽郡主!”娀英的泪水滚落下来。

“你真傻……你居然还为我流泪,”丽郡主嘴唇轻轻扯动,“其实……我第一眼见到你,心里就厌极了你……”她眼神渐渐涣散了,“我是真心为了他……虽然他从不放在心上……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她吐出一大口鲜血,染红了娀英胸前一片。

说话间,皇帝和桓妃都赶到了,只见娀英紧紧地抱着丽郡主,衣衫上竟是血迹,亦晕厥在当地。皇帝又惊又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桓妃见倚梅不在,心中更是惊疑不定,便对顺喜使了个眼色。

太医先把过脉:“辅国夫人中了鸩毒,已救不回了。”皇帝恼道:“谁问她了,陈妃怎样了?”太医忙去给娀英诊治,过半晌才回道:“陈妃娘娘身体本就虚弱,太过伤心,因此晕厥过去,不多时便会醒来。”

皇帝瞳孔猛收,顿足道:“是谁,究竟是谁干的!”桓妃插口道:“臣妾想,当时事发仓促,除了陈妃和辅国夫人,应该还有人在场的。”婉儿抬头道:“适才杨美人也在。”

桓妃忙道:“杨美人去哪儿了,还不把她找来做个见证。”

皇帝脸色铁青:“还不快去找人。”

可桓妃的如意算盘却打了个空,等找到倚梅的时候,倚梅已无法开口作证了。

“死了?”桓妃惊得站了起来,“怎么死的?”

顺喜忙回禀道:“说是就在自己的宫室内,投缳自尽的。”

“她竟死了!”桓妃恨恼不已,顿足道,“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还有件麻烦的事,”顺喜觑着她的脸色又道,“辅国将军府里空无一人,竟不知苻宏跑到哪里去了。这会子陛下大动肝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桓妃倏然一惊,心里顿时明镜一样,跌坐在榻上。“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她心中懊恼不止,不想自己机关算尽,却被别人算计了进去。原来偌大一场好戏,一唱一和,都为了最后这一出金蝉脱壳。

枉自己算计图谋,想着一石二鸟,却不想黄雀在后。桓妃悔青了肠子,但也没有法子了,原来倚梅和慕容丽真有勾搭,两人以命相搏,共演了这场好戏罢了。现在死的死,逃的逃,陛下真问起来,自己该怎么答话?桓妃脑子里念头飞转,但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一个脱身的法子。

“娘娘!”吴氏不知何时进来了,站在她身后,“老身早说过,这步棋险得很。”

“乳娘这时候说这话还有何用!”桓妃恨得跺脚,“倚梅这贱婢,只怕早和慕容氏勾结。现在两人都死了!陛下定疑到我了!”

“娘娘不要急,万事有老身在。”吴氏神色却很镇定。

桓妃又惊又疑地望向她:“乳娘。”

吴氏轻轻地抚着她的发:“娘娘一出生,老身就给娘娘奶吃。从一尺长,长到这么大啦……”她说着叹了口气,看向桓妃的目光中无限怜爱,“以后老身不在了,只求娘娘万事留个心眼,不要再莽撞了。”桓妃有几分会意,心中一喜,随即又忙遮掩了这层喜色,却不敢看吴氏。

吴氏心内叹气,转身便向外行。

桓妃心内愧疚,又唤了一声:“乳娘。”可吴氏没有回头,毅然决然地向外走去了。

偌大一场风波,到底还须了结。苻宏毕竟是朝廷招来的降将,总不能不闻不问。朝上议了几日,议了个“忠厉”的谥号,便报了个病亡。而丽郡主的死,倚梅的自尽,在这场风波中,好似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插曲。又隔几日,李太妃召见娘家宁国侯府的家眷入宫,她最喜欢的小外甥女香笙说道:“姑姑可听说了,贵妃娘娘的乳母吴夫人殁了。”李太妃微讶:“哀家怎么没听说?”香笙睁大了眼睛,好奇道:“我刚才入宫的时候听说的,说是得了急症,病了一晚就去了。”李太妃面色有些不愉,板着脸道:“死了便死了,有什么打紧。”

香笙吐了吐舌头:“姑姑说得对,都是下贱奴婢,死了也没什么打紧的。”

李太妃心里有事,精神便有些不济:“去找你表哥玩会儿吧。”香笙心里不愿,摇头只是扭捏,李太妃瞥了她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更没好气,“琅琊王不在宫里。哀家说的是让你去承明殿。”

香笙破涕为笑,伸了伸舌头,嬉笑道:“我这就去!”

李太妃殿外早有黄门等着她,便引着她往承明殿而去,香笙奇道:“咦,这几日进宫,怎不见张十八?”

那黄门十分胆小,低头道:“臣不知。”

香笙瞥了瞥他,嘀咕道:“今日是怎么了,都奇奇怪怪的。”

等到了承明殿外,却见秦敬守在殿外,香笙不由得有些奇怪:“这是怎了?陛下在见人吗?”秦敬赔笑道:“郡主暂且等待一会儿。”

香笙百无聊赖地站在檐下,一会儿想着适才太妃的话,一会儿又想起桓妃的叮嘱,一时间竟有些出神。不知等了多久,却听殿门吱呀一声开了。她回过身去,只见里面走出一个素色衣衫的女子,她身量颇高,只是人极瘦,倒教人想起一根秋竹,似乎微微一折便会断了。那女子拭了拭眼角,也不知是否在擦泪。香笙瞧得出神,却听秦敬轻声道:“陈妃娘娘出来了,您进去吧。”香笙吓了一跳:“这就是陈妃?”去岁其实曾见过一面,只是印象有些模糊,倒与眼前的女子对不上了。

香笙刻意整了整梳好的发髻,因为是入宫来,故而惊心梳妆过。她略带几分激动地走进大殿,可皇帝显然有几分心不在焉,只闲话了几句,便叫她出去了。香笙有些失望,仍然恭敬地叩了头告退。临出门时,只听皇帝忽然问道:“舅舅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是四年前,”香笙侧头想了想,“四月初八。”她有些奇怪,皇帝问这个做什么。

可皇帝却没有再说多的话,只点点头,便让她走了。

“陛下都问过了,”秦敬递了一方热帕子过来,小声问道,“是否要去永安宫再问问太妃娘娘?”

皇帝摇摇头:“吴氏言之凿凿,该不会有假。”

秦敬心内一跳,面上却不敢带出分毫,毕竟事关皇帝生母,谁敢多半句嘴。

隔了片刻,顺喜却进来了,在秦敬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秦敬纠结片刻,还是据实相报:“陛下,陈妃娘娘收拾了衣衫,从南侧小门离开了。”

皇帝怔怔地瞧着殿外,却不应声。

“陛下,人都要出宣德门了。”

“陛下,真的不拦吗?”

秦敬比谁都着急,连声催问着:“等人出了京师,再找可就难啦。”

皇帝纵目望着远方,却不发一言。

“陛下,您倒是说句话呀。”秦敬急道,“那年娘娘从桓家走失,您等了这么多年了,终于重新找到了娘娘,难道又放她离开?这一去山遥路远,再去哪里找她?”

去哪里找?皇帝心里默了默,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皇帝信步往外走去,秦敬心内高兴,以为他改变了主意,赶忙快步追了上去。

皇帝走得很慢,甚至还有兴致与一旁护卫的谢朗闲话。

此时一路冬意萧瑟,禁中寒天草木,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可皇帝却偏偏看得赏心悦目,不由得吟赏道:“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秦敬是不懂的,可谢朗却读过,不由得接道:“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皇帝大是意外,不由得回头瞧了他一眼:“你也读过曹子建的诗?”谢朗道:“幼时叔父教读过,倒还记得。”皇帝不由得问道:“难得你武将出身,还读过诗书,你叔父是何人?”谢朗低头道:“臣四叔上讳安,乃中护军也。”皇帝一怔,点头道:“原来也是谢家子弟,难怪如此。”皇帝拍了拍他的肩,“今日偏劳你一趟,你去守宫门。”谢朗得令便去了,秦敬满脑门疑问,却不敢问。

这一路的方向,是往琉璃台而去。登台的时候,秦敬忽然明白过来,站在台上向下望去,这方向正对着宫门,她要离宫,定要从这里经过。

走到宫门前,婉儿的心跳越来越快,忽然她拉住娀英的衣袖:“娘娘,我们真的要走了?”

“是,要走了。”娀英轻轻说道。

门口驻守着戒备森严的御林军,两人虽换过了衣饰,可婉儿心中如打鼓一般,手心都攥出汗来。

可事已至此,也没有后路可以退缩。

两人走到宫门,守城门的人却是故交。那人一抬头,看见娀英主仆,却不是别人,正是谢朗。娀英心头一震,婉儿看清他的相貌,更险些叫出声来,可谢朗目中却无半分诧异,振声道:“腰牌。”

婉儿哆哆嗦嗦地掏出腰牌,掉在地上。还是谢朗捡了起来,轻轻拍了拍,对左右道:“是采办脂粉的宫人,放她们出去。”

左右自然无话,城门大开,娀英主仆便这样走了出去。城门外不远,停着一架羊车,上面蒙着青布。婉儿的心都快要跳出腔子,她知道,那是桓小郡公安排接应她们的。

就快要走到了,娀英忽然回过头去,却见谢朗依旧站在城门前,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她们。见她回首,他忽而一笑,做了个抱拳的姿势。娀英心底一惊,忽然醒过神来,猛地转头向城楼上望去。

毫不意外地,看到了琉璃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娀英朱唇微动,隔了这么远的距离,哪怕纵声疾呼,怕也是听不见的。两人望了一瞬,她便转过身去,慢慢上了那驾羊车。

“娘娘好像说了句什么?”秦敬瞪大眼睛,却哪里猜得透。

皇帝目送着那架青布羊车,晃晃悠悠地出了宣德门,出了宫,再往北走,过了河,石桥东首就是乌衣巷。

他忽然忆起,许多年前,第一次出宫去乌衣巷的情形。记得那桓府中有棵很大的桂花树,一阵风过,落英缤纷。多少年了,那棵桂花树如今也移栽到了宫里,可记忆中的故人,却好像永远都找不回来了。回忆如秋风萧瑟,那飘落的桂花好像落在了昨日的肩上,轻轻拂一拂,仿佛还带着未凉的余温。

娀英走的时候说了句话,那句话他看得清楚,双唇微动,吐出的约是两个字:

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