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 育人的故事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育人的故事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9:26

育人的故事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

树上的鸟儿飞呀飞,

老师的老师又是谁?

有人问,有人追,

有人掉进故纸堆。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铁杆的粉丝门前守。

有人唱,有人吼,

有人匆匆满街走。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在国外转了几圈以后,孔子开始想家。

善解人意的子贡马上就看出来了。这时,冉有正好接受鲁国执政官季康子的招聘,准备担任季孙家族采邑的大管家。子贡便交代冉有:老师其实不开心,你一定要想办法让他老人家风光体面地回国去。

冉有答应了,也做到了。

当然,是在他立了大功以后。

据记载,当时鲁国和齐国发生了战争。冉有便亲自率领军队,跟他那个想学农的师弟樊迟并肩作战,出奇制胜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季康子大喜过望。他问:先生的军事才能,是学来的呢,还是天生的?

冉有说:我们老师教的。

这话很不靠谱。打仗并不是孔子的强项,也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政治主张是: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就是北极星。共读如拱,意思也是拱,也就是拱卫和环绕。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应该以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人魅力来吸引大家,自然而然地形成威望,就像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那还打什么仗?

冉有却不能这么说。

他得说:我们老师可会打仗了。

季康子也果然动心。

他问:如果请你们老师回国,可以吗?

冉有说:没有小人作祟,就行。

于是,季康子便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带着厚重的礼物,恭恭敬敬把孔子迎了回来。

孔子也正好在卫国待不住。

待不住的原因是那里要打仗,发动战争的人向孔子请教军事问题。孔子回答:要说厨房里的事,我还多少知道一点。行军打仗,可是听都没听说过。

说完,立即吩咐备车走人。

他还说:鸟是可以选择树的,树又岂能选择鸟?

季康子却因为要打仗,请回了孔子。

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回到鲁国的孔子也让季康子失望。

季康子说:我要杀人。

孔子问:大夫想杀谁?

季康子说:坏人。杀了坏人,就亲近好人。

孔子说: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端正。执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只要当局自己向善,民众就肯定向善。君子之德就像风,小人之德就像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谁敢胡来?

这就谈不拢,孔子的官当然也做不成。

幸亏这时他老人家六十八岁,做官的劲头已经没那么大,相比从前也更能面对现实。政治上既然无望,就安安心心做学问,当老师吧!

那才真是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本节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左传·哀公十一年》,《论语》之《为政》《颜渊》

我愿做个马车夫

其实,当老师也不容易。

最大的问题是资格。

有个卫国人就曾经问子贡: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

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如果名气很大,人们就会关心,这个人是什么学历,从哪个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有关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名不副实,是文化骗子。

老师的老师,有时比老师还重要。

孔子却恰恰是自学成才的。

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

他说:先王之道并没丢失,而是散落在民间,谁都能继承,只不过贤明的人抓住了西瓜,愚钝的人捡到了芝麻。既然如此,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够学习,为什么非得要有固定的老师和专门的传授呢?

原文是:

亦何常师之有?

好一个子贡,回答得真是漂亮!

的确,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真有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知识从哪里来,老师是谁?自学成才也是人才,学无常师方为大师。非得死守什么门派,撑死了也就是个掌门和传人,当不了宗师。

大师,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的。

可惜,总是有人想不通,比如某村民就说: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什么叫“博学而无所成名”?

也有三种解释:

赞美:孔子这人真是太伟大了,多才多艺,没办法用一门学科来称他为某个方面的专家。

叹息:孔子确实博学,可惜没有专长。

讥讽:他那个人啊,样样都通,件件稀松。

孔子听了,便对弟子们说:同学们,你们看我是做马车夫呢,还是做射击手?

原文是: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两种选择,有什么不同?

射击手只是盯着一个目标。

马车夫却能够到处乱跑。

于是孔子说:我还是做马车夫吧!

哈哈,他可不当什么专家!

我们呢?做马车夫,还是射击手?

也不是非得二选一。

做马车夫的,不妨有时候做射击手。比方说,深入研究某个问题,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只要不画地为牢就好。同样,做射击手的,也不妨做做马车夫。比方说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等。

课外书,一定要看啊!

更重要的,是孔子的以下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原意,是世界上有好人有坏人,每个人的身上也有优点有缺点,所以人人都能成为老师,只不过有的是正面教员,有的是反面教员。

这当然很对,但未免简单。

实话实说,寒来暑往,万物生长,奇峰耸立,小河流淌。江山如此多娇,生活也该丰富多彩。更何况世界上的人和事也并不简单地就是好不好,教员又岂能只有正反两面?某些说不上善恶,也未必有用的东西,比如业余爱好之类,学学又何妨?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赶着马车前进吧!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子张》《子罕》《述而》

谁都能来上学吗

老师是谁不重要,学生呢?

更不重要。

本书上册说过,孔子门下那可是什么人都有。发脾气的,闹别扭的,犯糊涂的,认死理的,拿怪问题刁难老师甚至被宣布为应该开除学籍的,一应俱全。

学生们的性格也都很鲜明,比如: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这话不知谁说的,意思却很清楚:

高柴:笨笨的。

曾参:呆呆的。

子张:老说过头话。

子路:老干鲁莽事。

怎么样,五花八门吧?

难怪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那么,随便什么人都能做他学生吗?

好像也是,因为孔子说过两句话: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有教无类。

这很有意思,也很有问题。

比方说,什么是束脩?

脩读如修,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这是通常的**。因此不少人认为,只要肯交十条干肉,就能成为孔子的学生。身份地位啊,地域种族啊什么的,都没有关系,也不是问题。

他们说,这就叫有教无类。

意思是: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这种理解可疑。

请问,十条干肉真是门槛?如果交不起呢?是不是就不收他做学生了?那又怎么能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要知道在当时,十条干肉的价钱可并不低。

实际上,束脩未必是干肉,也有学者认为是约束和修饰,因为脩就是修。我们在上册讲过,男孩子举行了成年礼以后,就要扎起头发穿上正装,也是束修。

自行束脩以上,意思是成年人。

更何况,就算束脩是十条干肉或别的东西,那也是见面礼,不是学费。如果是学费,那么请问是一次性的还是每年都交?因此,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带来见面礼,表示愿意自我约束,接受修理,那么,我多少都要回答他一些问题,给他一点指导性的意见。

这才是正解。

有教无类呢?

是不分类别进行教育吗?

也不是。

先看“有A无B”这种句式。

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

一、只有A,没有B

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

二、有A,没有非A

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

三、既有A又没有A

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

四、如果有A,就没有B

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

显然,前三种都不对。

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有A则无B。

比如:

有备无患——有备则无患。

有恃无恐——有恃则无恐。

那么,有教无类呢?

有教则无类。

也就是说,在接受教育之前,人是有类别的。但是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大家不要搞错。

这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

这是了不起的构想,孔子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可惜,他并不能把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都予以消除。能做到的,也就是教好自己的学生。

何况在他看来,有些差别永远都无法消除。

孔子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很清楚,孔子按照智力水平把人分成了四等:

上等:生而知之,天才。

中上:学而知之,主动学习的人。

中下:困而学之,被动学习的人。

下等:困而不学,不肯学习也不会学习的。

孔子的自我定位,是中上。

他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

他的学生,则号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这样看来,学生里面中上的不到一百,剩下两千多是中下。遇到困难和困惑都不肯或不知道要学习,就算学习也死不开窍,教都教不会的,孔子不收。

那种人,就叫下愚。

最上等,则叫上知。

知读如智,意思也是智。上智用不着教他,也没人教得了。比如莫扎特或者梵高,难道也要上音乐学院或美术学院?至于下愚,不可救药,教也没用。

这就叫: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可是请问,这跟“有教则无类”岂不矛盾?

未必。因为孔子认为,他自己和他的学生们都既非上知也非下愚。由此可见,能够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的仅限于中等智力之人,有教则无类是有前提的。

不过,这层意思,孔子自己没说。

但有此前提,话就实在得多。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先进》《述而》《卫灵公》《季氏》《雍也》《阳货》

爸爸该不该爱儿子

孔子有两个学生,很特别。

特别生一个叫孔鲤,另一个叫陈亢。孔鲤是老先生的独生子,字伯鱼。陈亢却没有被司马迁列入孔门弟子名单,应该是粉丝。而且,就像所有追星族一样,他对孔夫子的言行举止十分好奇,也十分关心。

有一天,陈亢遇到了孔鲤。

这可是天赐良机,陈亢当然不肯放过,便赶紧向比自己年长一辈的孔鲤提出问题。他说:伯鱼先生,您在老先生那里,应该也多少听到过些特别的教导吧?

孔鲤说:没有呀!

接下来,孔鲤讲了两件事。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趋,就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庭,则是建筑物台阶前的空地。

趋而过庭,即小步快走通过庭院。

只不过,孔鲤在趋而过庭时被叫住训话了。

所以,后世便把接受父亲的教诲叫做趋庭。

把受教于父亲叫做过庭。

父亲的教诲则叫做庭训、庭闻、过庭语。

现在我们来讲这个故事。

某天,孔子一个人站在庭院里,孔鲤恭恭敬敬迈着碎步从他面前走过,结果被孔子叫住。

孔子问他,学诗了吗?

孔鲤回答,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

于是孔鲤退了回去,开始学诗。

又一天,孔子又是一个人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迈着碎步从他面前走过,结果又被叫住。

孔子问他,学礼了吗?

孔鲤回答,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礼,就不会做人。

于是孔鲤退了回去,开始学礼。

孔鲤告诉陈亢:我听到的,就这两条。

陈亢却非常兴奋。他说:我只问一个问题,就得到了三个答案: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还知道了作为君子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子。

该怎样呢?

原文只有一个字:远。

或者说:君子远其子。

什么叫远?

疏远吗?

冷淡吗?

为什么?

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因为角色分工不同:严父慈母嘛!也有人说是为了保证父道尊严。父子之间过于亲热,就会没大没小,不成体统。

所以,必须保持距离,不能腻。

结果怎么样呢?

那些不会做爹的便整天端着架子板着脸,见了儿子不是训斥便是打骂,毫无父爱可言,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没错,那正是个伪君子。

事实上,这种做派不但虚伪,而且愚蠢。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可是既需要母爱也需要父爱的。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有问题。何况父子之间不像母子,原本就关系微妙。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后便更是如此,弄不好就会反目为仇。这时你还来个“君子远其子”什么的,岂非雪上加霜?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亲密有间

也就是说,既充满父爱,又保持距离。

孔子对待孔鲤便多半如此,至少没有证据表明他会像贾政那样。我们不知道那“庭训”是什么语气。但从内容看,应该是温和平实的,因为说那些话完全犯不着声色俱厉。至于不给儿子开小灶,则不过是当老师的对学生一视同仁,再说他家也没有独门绝活要秘传。

其实“君子远其子”只是陈亢的说法,理解为冷若冰霜更是大错特错。要知道孔子是主张中庸的,他认为事情做过头就等于不到位,叫:

过犹不及

那么,把父子关系弄得像敌人或路人,算什么?

当然,溺爱也不对,也是过。

既不疏远也不溺爱,才叫中庸之道。

道理也很简单:

没有父爱就没有健康,没有距离就没有原则。

但,仅仅这样说,还不够。

为什么呢?

因为继承文化遗产,必须进行现代阐释。按照现代文明的观点,孩子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更不是工具和奴隶。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才是父母的天职。

那么,真正的人,有标准吗?

有。

是什么?

独立人格,自由意志。

为什么是这两个标准呢?

道理很简单:

没有独立人格,就是奴隶;

没有自由意志,就是木偶。

所以,各位家长请注意:

这两条要是没了,你的人生将连同他的一并失败。

也就是说:

有间不是疏远也不是冷淡,而是尊重。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

那么,怎样尊重?

人格既然独立,就不能非法侵入。

这就要:

尊重**

意志既然自由,便不能强行干预。

这就要:

尊重选择

当然,父母家长对未成年人有监护权,对已成年人有建议权。但,监护不是管制,建议不是命令。父母亲甚至可以这样说:孩子,你有权做出选择,但你做出的任何选择都将由你自己埋单。

这就是尊重,也是真正的爱。

在尊重的前提下去爱,就叫亲密有间。

父子如此,夫妻和情侣也一样。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季氏》《先进》

君子不是东西

孔子也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成人。

人其实也有好几种。最高级的叫圣人和仁人,孔子自己都说做不到。最差劲的叫小人,则是时时被拉出来批判的。孔子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因此,他的培养目标在二者之间,具体地说就是君子。

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

这就不好说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仅仅《论语》中就有一百多处提到君子。逐条分析吧,咱这课要拖堂。举例说明呢?又会有盲人摸象和以偏概全之嫌。最后,还是不得要领。

所以只能看,君子不是什么。

不是什么呢?

孔子说:

君子不器。

这话可能有三种意思,直译过来有点难听:

君子不是东西。

君子不能是东西。

君子不能只是东西。

说明一下,这种翻译很现代。

孔子那时候,还没有人说“东西”这个词。

这个词是汉唐以后才有的。

唐代长安的商业区,分为东市和西市两个,东市卖本国土特产,西市卖外来商品。包括现在维吾尔族吃的抓饭,包括葡萄美酒夜光杯,而且还有陪酒女郎。

长安人购物,也要么在东市,要么在西市。

这就叫买东西。

如果不是在这两处买的呢?

品质没有保证,不是东西。

所以,君子不器,只能翻译为不是器物。

可见,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不要成材,也不要成器。

为什么?

因为成材成器是小人的事。

小人并不是坏人,而是比较低级的人。他们要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必须有一技之长,也必须把自己变成材料和工具,这就是器。

君子则相反,谋道不谋食。

孔子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好嘛!吃饭睡觉都不重要,哪里还需要什么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君子不器,就是这个意思。

可惜,孔子这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因为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能做官,穿衣吃饭根本不是问题。读书做官既能谋道又衣食无忧,当然谁都愿意。

问题是,如果做不了官呢?

那就只能像颜回,苦哈哈的不改其乐。

这很值得尊敬,却未必应该提倡。颜回愿意是颜回自己的事,但不能要求大家都这样。毕竟,谋生总归是第一位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存都成问题,请问如何谋道?喝凉水,数星星吗?

问题在于,如果只是赚钱吃饭,就跟盯着食槽的猪没有两样。谋生第一,却不能唯一。因此,既要有一技之长,又不能只有技能。既能谋生,又能谋心,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我们就能继承孔子的思想:

通过教育使人真正成为人。

问题是,什么叫真正成为人?

这当然又说来话长。

但,最好的办法,是看看孔子自己。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为政》《学而》

这个老头很可爱

有个人想见孔子。

孔子却不愿意见,便让门房回去告诉来人,说自己生病了。可是,传话的还没走到门口,孔子就在房间里又弹琴又唱歌,还故意让那人听到。

哈!我没病,身体好着呢!就是不见你!

孔夫子,也会这样?

当然会,骂人他都敢。

有一次,子贡问:怎样才可以叫做士?

士,原本是当时一个特殊阶层,相当于现在的知识分子。但在孔子那里,地位是要和品位相匹配的。子贡也其实是问:一个人要怎么样才配称为士。

孔子答:爱惜羽毛,懂得羞耻,能够出使四方而且不辱君命,就可以叫做士。

子贡问:次一等呢?

孔子说:同族人都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都称赞他尊敬长老。

子贡又问:再次一等呢?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可惜,这就是浅薄固执的小人了,不过马马虎虎也算最次一等的。

子贡再问:现在那些当官的呢?

孔子立马不屑一顾地说:

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斗就是量斗;筲读如稍,就是饭篮。斗筲之人也就是度量狭小见识短浅的家伙。

所以这话也可以翻译为:

哼!那帮家伙,算得了什么!

当权派的档次还在小人之下。

这可真是鄙夷之情溢于言表。

何况,孔子不但背后骂,也敢当面顶。

有一次,鲁国执政官季康子表示:盗贼横行,不杀不行。孔子立马毫不客气怼回去:如果季孙大夫您自己不那么贪婪,便是重金悬赏也没人盗窃!

说这话时,态度恐怕依然温和。

这叫什么呢?

温良恭俭而不让。

孔子不但自己这样做,也这样教学生。有一次子路问老师,该怎样服务于君主,老先生的回答便是:

勿欺也,而犯之。

也就是说,不能欺骗,可以顶撞。

这说明什么呢?

真实是基本原则。

不能欺骗,可以顶撞,都是求真。

所以,他也认错。

有一次,孔子到武城参观。

武城在今天山东省费县西南,当时是鲁国首都曲阜附近的小邑,孔子有个学生在那里当地方官。他老人家来到武城,说不定就是因为受到邀请去视察。

这个学生叫言偃,字子游,文学科的。

言偃比孔子小四十五岁,精通历史文献。他对老师的教导不但心悦诚服,而且愿意身体力行。所以,孔子刚到武城,就听到了弦歌之声。

显然,这是把礼乐教化普及到了基层。

孔子却笑了。

他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

子游马上就顶了回去。

他说:学生曾经听先生谆谆教导,君子学习礼乐就有爱心,小人学习礼乐就听使唤,不是吗?

孔子很尴尬。

不能说老先生没有道理,因为当时的武城县实在是太小了,大约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一个乡。子游在那里推行礼乐教化,多少有点小题大做。

但是这个事情不能说穿。先王之道既然放之四海而皆准,就不能说小地方用不着。精神文明建设,难道还要看地方大小,看对象是谁吗?

巴掌大的地方,那也是地方呀!

孔子也马上改口。

他说:同学们,言偃的话没错,我刚才是开玩笑。

当时的神态,一定很好玩。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他是有血有肉的,充满真情实感,不掩饰,不做作,有时还憨态可掬。尤其是扭扭捏捏承认错误的样子,相当可爱。

孔夫子是人不是神,更不是泥菩萨。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阳货》《子路》《颜渊》《宪问》

人生就是音乐会

心情好的时候,孔子会唱歌。

那时没有录音,不知道老先生水平如何,也不知道他用哪种唱法。但据记载,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开心,就会请那人再唱一遍,而后和之。

和,读如贺。

而后和之,什么意思?

可能是唱第二段。

也可能是唱另一声部。

还有可能是伴唱。

总之,他会唱歌。

会唱歌的孔子不但把课堂变成了音乐厅,也把人生看作了音乐会。他这样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读如勒,是快乐。

翻译过来就是:知道应该学习不如爱好学习,能够爱好学习不如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所以他又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里的乐读如跃,是音乐。

兴于诗,就是通过读诗进行启蒙。

立于礼,就是通过学礼立于社会。

成于乐,则是最后达到音乐般的境界。

艺术教育吗?

是的。因为在孔子那里,道德与艺术相通,音乐与快乐同一。音乐是让人快乐的,而且最能让人感到快乐的就是音乐。达到音乐般的境界,才是乐之者。

孔子说,他自己就是这样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话非常有名,甚至成为年龄段的代名词:

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

五十岁:知天命年;

六十岁:耳顺之年。

看来,孔子的一生是这样的:十五岁时就知道应该学习,三十岁时已经通过学礼自立于社会,四十岁时就不再有困惑和摇摆,五十岁时知道使命所在,到了六十岁便什么话都听得进去,别人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七十岁呢?

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而且,还完全符合规律和规则。

没错,从心所欲,不逾矩。

问题是,这可能吗?

可能,音乐就是这样。

音乐必须符合规律,讲究规则,否则那演唱或演奏就会变成车祸现场。但是那些音乐家,可不就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尽情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吗?

这就叫什么呢?

自由

实际上,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和过程中实现目的。不守规则不合规律,那就不叫自由叫胡来,只会由于犯错误而付出代价。

孔子主张“成于乐”的道理就在这里。

不过必须说明几点:

首先,成于乐之前,先要立于礼。

其次,孔子的音乐,是古典音乐。

最后,孔子的教育,是贵族教育。

最重要的是,不逾矩的矩,是礼。

因此,孔子的育人主张可以表述为:

真正的人,是真实、自由、快乐而有礼的。

难怪他把人生看作了音乐会。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真实,是基本原则。

自由,是人生理想。

快乐,是最高境界。

彬彬有礼,是君子风范。

仁爱之心,是为人之本。

最后一条好像没有说过。

没错,这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得专门说。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述而》《雍也》《泰伯》《为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