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其他 >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 (二〇)唐、虞、夏都邑二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二〇)唐、虞、夏都邑二

作者:吕思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1-12-18 15:34:07

(二〇)唐、虞、夏都邑二

《墨子·节葬》云:“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吕览·安死》云:“尧葬于谷林。舜葬于纪市。禹葬于会稽。”此亦为言尧、舜、禹地理较古者。

《山海经·海外南经》云:“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大荒南经》云:“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注》云:“即狄山也。”郝氏《笺疏》云:“司马相如《大人赋》云:历唐尧于崇山。《汉书》张揖《注》云:崇山,狄山也,引此经云云。《水经·瓠子河注》亦引此经,而云狄山一名崇山。崇、蛩声相近,蛩山又狄山之别名也。”案《论衡·书虚》云:“尧葬于冀州,或言葬于崇山。”葬于冀州,与北教八狄之说近,狄山之名,盖由此而得。《论衡》既以为两说,则崇山、狄山,似不必牵合也。

纪必在南,故称南己。《困学纪闻》引薛季宣,谓近莒之纪城,诚难遽断,要为近之。何者?古事皆春秋战国人所传,必据其时之地名以立说也。《后汉书·王符传》引《墨子》,作南巴之中,巴、中必己、市之误。毕校反据舜葬九疑之说,以己为误字,颠矣。王念孙谓如是,则不应更作纪,其说是也。且舜葬九疑,说亦本不足据。孟子、史公述尧、舜事,皆用《书》说,以《书传》互勘可知。《盂子·公孙丑》上篇云“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即《史记》之“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也。《离娄》下篇言“迁于负夏”,即《史记》之“就时于负夏”也。《尽心》上篇言“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盖亦耕历山时事。其言卒地,不应独异。又《索隐》引《书传》,有“贩于顿丘,就时负夏”之文;《初学记》引《书传》,又有“舜耕于历山”之语,亦不应独阙卒于鸣条。《书传》固阙佚已甚,《史记》亦多遭窜乱。疑史公言舜卒地,本同《孟子》,今本“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之说,非史公兼著异闻,则后人所增缀,而正说反为所删也。《吕览》髙《注》,谓九疑山下,亦有纪邑,固近附会。《书钞》《御览》引《帝王世纪》,谓“舜南征,崩于鸣条,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举诸说而强揉为一,则更不足信矣。

《礼记·檀弓》云舜葬于苍梧之野,《淮南·修务》云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均未言苍梧所在。《史记》云葬于江南九疑,亦未言九疑为何地也。《续汉书·郡国志》谓九疑在营道南;《檀弓》郑《注》谓苍梧于周南越之地,今为郡,而舜卒葬之处,乃远至今湖南、广西境矣。《山海经·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丹朱在丹水之滨,不应在湖南、广西境。《大荒南经》云: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注:叔均,商均也。郝《疏》云:舜子不名叔均;《大荒西经》有叔均,为稷弟台玺之子,《海内经》又有叔均,为稷之孙,此《经》叔均未审何人。案郝说是也,稷之苗裔亦不应葬南荒中。《海内东经》云:“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则湘水不过环绕舜陵,决非如今日之源流千里。《海内经》云:“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下云“在长沙零陵界中”,盖后人注语。山在渊中,亦洲渚之类,决非如今之九疑,蟠结数百里者也。《国语·吴语》:申胥言楚灵王不君,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注》云“舜葬九疑,其山体水旋其丘,故壅汉水,使旋石郭以象之”,正与《山经》之说合。《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西南渡淮水,至衡山。此衡山当指霍山。《正义》引《括地志》,谓在衡州湘潭县者,非。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为今洞庭中山无疑。钱宾四有《战国时洞庭在江北不在江南辩》,见所著《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其说甚谛。此是战国前事,至秦、汉,则其说渐移于今之洞庭。《中山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郝《疏》谓《初学记》引作帝女,实帝女化为瑶草、帝女之桑之类,为天帝之女。其说是也。观秦博士之对,则帝之二女,与尧之二女混淆为一,自江北之洞庭,移于今之洞庭矣。《海内北经》云:“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亦在北方。又始皇三十七年,出游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汉书·武帝本纪》:元封五年,南巡守,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疑。若在零陵,未免太远,云洞庭最为近之。《檀弓》云三妃未从,三妃盖二妃之误。云未从,正以其死在一地。若舜死零陵,二妃死湘山,相距千里,岂有辇柩从葬之理?是苍梧、九疑传说南移之初,犹以为在今洞庭,不谓在湖南、广西境也。

《吕览·召类》云:“尧战于丹水之浦。”《淮南·兵略》同。高《注》云:“尧以楚伯受命,灭不义于丹水。”尧为楚伯,说殊无据。《庄子·徐无鬼》,云舜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舜徙邓墟,亦无佐证。《水经》:“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盖尧后有居楚、邓间者,而尧之传说随之,而舜之传说亦随之矣。此《海内南经》之说所由来也。然则苍梧之山,其初尚在汉北。此亦钱说洞庭初在北方之一证也。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或曰二妃葬衡山。”《水经·湘水注》云:衡山,“《山经》谓之岣嵝,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又引王隐言:“应阳县,本泉陵之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溱水注》:“邪阶水,水侧有鼻天子城。鼻天子所未闻也。”而《路史》亦以为象。《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鼻亭神,在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集解》云:“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语见《论衡·书虚》篇。《吴越春秋》言:禹即位,还大越,更名茅山曰会稽,居靡山,伐木为邑,凤皇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禹命群臣: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禽鹿而给食。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越王无余外传》。《水经·渐江水注》云:禹崩会稽,因而葬之。“有鸟来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则刑无赦。”此盖图腾遗俗,象耕亦其类耳。后人误以象为人名,乃并有鼻之封,而移之道县矣。然亦可见舜之传说,逐渐南移也。《汉书·律历志注》:孟康言: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白玉琯。《水经·湘水注》,亦言泠道县界有舜庙,县南有舜碑,零陵太守徐俭立。又云:衡山,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

《吕览》九山,曰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八山皆在西北,岂得会稽犹在东南?钱氏疑之是也。《史记·夏本纪》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此即《吴越春秋》之说。或言乃别列一说之辞。然则当时固有谓会稽不在南方者矣,惜其说无可考也。上文言“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不作疑辞。《管子》言禹封泰山,禅会稽,则会稽距泰山不得甚远。必如此,乃能合于《墨子》东教九夷之说也。

《国语·鲁语》:“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为漆姓。漆,《史记》《说苑》作釐,《家语》作漆。黄丕烈云:漆乃涞之讹,釐、涞声近。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长狄见《左氏》文公十一年,兄弟数人毙于鲁、卫、齐、晋,无在南方者;其人亦称狄而不称夷,而防风之防,实与陟方之方为一字。得毋封、嵎之山,即鸣条所在邪?遐哉上已,弗可得而质已,然要不妨姑引一说也。《韩非子·饰邪》亦云: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舜之传说,亦有在江东者。《五帝本纪正义》云:“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西七十里有汉上虞故县。《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水经·河水注》:“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渐江水注》:“江水东径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集,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孰是。”《续汉书·郡国志》:吴郡吴,“震泽在西,后名具区泽。”《注》云:“《越绝书》曰:湖周三万六千顷,又有大雷山、小雷山。周处《风土记》曰:舜渔泽之所。”此说人无信之者。而禹葬山阴,遂为故实,则以越为禹后,吴为泰伯后耳。其实越亦嬴姓,无余之后,绝而复续,安知其必为禹之苗裔?而泰伯、仲雍之所君临者,又安知其非重华之遗族邪?吴、虞之为一字,固不疑也。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言少康庶子之封,二十余世而至允常。允常者,句践之父也,岂有距少康仅二十余世之理?且《史记》不言其名,而《吴越春秋》谓其名曰无余;其后降为编户,复立者曰无壬,无壬生无曎。则无者号氏,其名实曰余。《水经·渐江水注》,则谓少康封少子杼。杼乃继少康为夏后者,郦氏即误记,不至于是,其言当有所本。然则余即杼,乃后人之臆说。越始封之君,其名实不可考也。《吴越春秋》云:“无曎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元常即允常。古“或”与“有”通,“或为夫谭”,犹云有名夫谭者,其人非亲无曎子。《史记》“二十余世”,或自无壬起计也。无余之名,既不足据,其事迹更无可考。而《渐江水注》又谓秦望山南有樵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其不足信明矣。《吴越春秋》谓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虽亦臆度之辞,然于事理颇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